亚太日报 Shannon
今年早些时候,拉贾和普里蒂-纳拉西姆汗开始了一场以宣传“禁止在公共场合吐痰”的横跨印度的公路旅行。这对夫妇带着扩音器,在一辆贴满反吐痰标语的汽车里大声宣传着他们的理念。
在印度,随地吐痰的行为充斥着大街小巷。有时是平淡无奇的口水,有时是因咀嚼槟榔或烤饼而呈现出红色的唾液。因此,纳拉西姆汉夫妇走遍了全国,旨在保护街道、建筑和桥梁不受公众吐痰的污染。
纳拉西姆汉先生回忆,有一次,他们清理了浦那火车站的一面墙。但三天后,人们又开始在上面吐痰。他说:“根本没有必要在墙上吐口水!”
对他们劝诫的反应历来都是从冷漠到愤怒不等。纳拉西姆汉先生回忆说,有一个人问道:“这有什么问题么?这是你家的财产吗?”
但是,纳拉西姆汉女士表示,在印度掀起的新冠疫情已经改变了一些事情,一些吐痰者开始道歉。她说:“对疫情的恐惧让他们开始思考。”
一个随地吐痰的国家
印度禁止吐痰的斗争一直朝三暮四。孟买市为此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甚至还配备了“扰民 ”的义务监督员 —— 责骂人们不要在公共场合吐痰、乱扔垃圾或小便。
但长期以来,随地吐痰的罪行基本上被忽视了。
随后,新冠病毒出现了,它在空气中的危险性加上印度男人喜欢随地吐痰的习惯。官员们开始行动起来,根据《灾害管理法》,对吐痰的行为处以更高的罚款,甚至是监禁。就连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也呼吁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
这与2016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卫生部长在回答有关随地吐痰的问题时在议会发言称:“先生们,印度是一个吐痰的国家。我们在无聊时吐口水;我们在疲惫时吐口水;我们在愤怒时吐口水,或者我们就这样吐口水。我们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吐口水。”
他说的也没错。在印度的街道上,吐口水是必然的:男人们躺在路边,随意地把头挪动几英寸,然后吐口水;驾驶汽车、自行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人也会在红绿灯前毫不犹豫地伸出头来吐口水。
而且这种习惯绝大多是属于男性的。专栏作家桑托什-德赛表示,印度男人的大男子主义,体现在任何时候,甚至是在街道上解手。印度《电讯报》的副编辑乌达拉克-穆克吉也指出,吐痰也是一种“炫耀”,助长了有毒的男子气概。
但为什么要在公共场合吐痰呢?
纳拉西姆汗先生发现原因有很多种,从愤怒到“打发时间”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吐痰是他们的权利。
根据历史学家穆库尔-凯萨万的说法,这也源于“印度人对污染以及如何使自己摆脱污染的信仰”。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种信仰可以追溯到印度教的观念,即通过将任何脏东西排出来保持身体的洁净。“对吐痰的态度超越了卫生问题。一位出租车司机曾经告诉我,‘我今天过得很糟糕,我想把我的不爽吐出来’。”
反对吐痰的战争
事实证明,曾经有一段时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随地吐痰。在印度,吐痰在皇室宫廷中也得到许可,痰盂是许多家庭的核心。在中世纪的欧洲,你可以在吃饭时吐痰,只要是在桌子下面,咽下唾液被认为是 “没教养的”。在英国,情况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正是结核病的传播最终打败了这一西方的习惯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对病菌理论认识的不断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对病菌传播方式的认识催生了新的社会习惯和习俗。人们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喷嚏和咳嗽,拒绝握手,亲吻婴儿也不再被允许。这些意识的提高,也导致了男性的“行为改变”。
但印度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印度各邦从来没有很努力地去结束这种习惯。而且吐痰的行为在社会上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 无论是咀嚼烟草、运动员在镜头前吐痰,还是宝莱坞中男人在相互争吵时互吐口水的形象。
健康专家警告称,仅仅靠惩罚,而不试图了解吐痰的原因,将无法赢得反对这一习惯的战争。而在新冠流行的两年里,人们对改正这种特殊癖好的热情也正在消退。但拉贾和普里蒂-纳拉西姆汉并不气馁。
“如果我们在浪费时间也没关系,我们会努力的,” 纳拉西姆汉先生说道,“如果我们能使哪怕2%的人态度上产生改变,那么我们就已经有所作为了。”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