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融界代表:香港不要辜負國家的一番美意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記者王欣】“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有關港澳的篇章令香港特區金融界立法會議員、恒豐證券董事長張華峰受到很大鼓舞,他在接受亞太日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應借助“十三五”和“一帶一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不要辜負國家的期望和寄託。

香港可繼續成為人民幣逐步邁向國際化的“試金石”

親歷香港金融業發展數十載,張華峰感慨,香港今時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除了業界自身努力發展,最重要的是有國家的支持。

他舉例說,1993年,中資股佔香港整體市值只有4.78%,到今年9月底已達到43%,中資股數目佔香港整體上市公司數目亦已達60%,市值佔比更高達70%。“沒有國家經濟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長,就成就不了今時今日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國家特別提到,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並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張華峰表示,香港的一個優勢就是資金自由流動, 但過往亦經歷過衝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國際大鱷正是利用香港資金自由流動的優勢去衝擊香港的聯繫匯率系統。“香港當年成功擊退這些大鱷,從而讓香港的金融系統愈趨穩固,我相信這些對外的貨幣經驗,可以成為日後人民幣全面國際化的藍本。”

他說,近年國家在人民幣逐步開放的過程中,均以香港作為起點,“我相信,日後香港將可以繼續成為人民幣逐步邁向國際化的‘試金石’,透過香港這個對外門戶協助人民幣對外全面開放,讓人民幣日後進一步成為全球的主要貨幣。”

香港應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近年特區政府經常提起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對此,張華峰說,作為“超級聯繫人”,香港多年來幫助不少內地企業在港集資,以及利用香港這個平臺進軍海外。

但他表示,隨著企業上市愈來愈多,香港橋梁角色將會有所改變,香港未來將可以運用其本身的法治地位以及金融優勢,成為內地與海外市場的財資中心、發債中心以及仲裁中心,以應對將來內地企業處理“一帶一路”項目時所面對的集資需求、糾紛調解需求等。

“香港已經完成豁免企業財資中心稅務的立法安排,未來亦會深化香港的金融產品市場,包括在基金互認之後,正探討容許基金在港交所平臺買賣,日後更會強化債券發行的角色,”張華峰說,再加上已經開通了的滬港通,仍在準備的深港通、倫港通等等,香港不斷優化各個金融範疇,“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將愈見明顯及突出。

借助“十三五”和“一帶一路”鞏固香港優勢

談及香港應該如何鞏固自身優勢,張華峰說,香港在金融業擁有不少固有優勢,地埋上位處亞洲中心地帶、推行普通法、簡單稅制、擁有良好金融基建及國際金融人才匯聚等,“只要我們緊守這些優勢,把這些優勢轉化為發展的推動力,再配合國家的整體金融政策,必定可以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張華峰表示,在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的建設中,香港絕對有能力去擔當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充當集資和融資中心。

他說,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從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內,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有8萬億美元的資金需求,即平均每年需投資8000億美元。但亞洲開發銀行預測每年批准的貸款額,只有約130億美元,而世界銀行每年批准的貸款亦只有500億美元,資金缺口十分龐大。就算加上國家牽頭的亞投行資本額有1000億美元,仍然無法完全滿足這方面的融資需求。

張華峰續指,香港近年多次成為全球首次公開發行集資金額最多的市場,充分顯示其集資能力。香港既是國家唯一一個全面對外開放的城市,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自由流動。

張華峰建議,特區政府應積極爭取亞投行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令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其重要金融機構,在港設立辦事處,從而吸引跨國企業進駐,利用香港的集資平臺,進行投資、融資,上巿及發債等,加強利用香港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和機構。

香港不要錯失良機

張華峰對記者說,今次的五年規劃,有關港澳的篇幅共三百多字,對於經歷了“佔中”之亂的香港,別有一番意義,他希望港人要明白中央對香港寄予的厚望。

他說,看到這份五年規劃,十分受到鼓舞,香港在金融方面仍有優勢可發揮,現在正是香港重新發力,集中精力搞好經濟的時候,“打鐵還須自身硬,香港千萬不要錯失良機,辜負國家的一番美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