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中國人不怎麽接受"出櫃" 僅5%公開身份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西媒稱,在中國,“出櫃”將面臨極大風險,因爲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變性者和跨性別者(LGBTI)在中國依然生活在陰影中。

據參考消息引述埃菲社17日報道,正值5月17日“國際不再恐同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和北京同志中心共同發表《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只有5%的性少數人群將多樣化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公開。

該報告的主要受托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吳利娟表示,性少數在公開身份後,受到的歧視程度會更大。

報道稱,該報告共搜集了約3萬份問卷,被調查對象覆蓋中國所有省份。該調查也是迄今針對中國性多元話題所進行的最大規模全國性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性少數人群尤其是在家庭關系和工作方面遭遇重重困境。

北京同志中心執行主任辛穎表示,向朋友坦露實情相對簡單,尤其是在大城市。但如果要對家人如實相告,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她還說,在中國,性少數人群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見度非常低,性少數的身份就像一個恥辱的烙印。人們認爲這個群體患有精神疾病或者道德敗壞。“出櫃”依然不安全,但是情況正在改善。

該報告還給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結論:性少數人群當中有些人迫于社會壓力,選擇與異性戀者結婚,以逃避指責。與此同時,身體或情感上遭遇暴力依然是一個現實,尤其是在家庭環境中。

報告顯示,在中國,變性者受到的歧視最嚴重。報告搜集了大量尤其是針對男同性戀者的校園暴力案例。

有些中國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往所謂的“同性戀扭轉治療”診所或者讓孩子接受心理治療。有的孩子甚至被迫接受電擊治療。辛穎說,目前全國依然存在超過90家此類診所。

報道稱,2012年,辛穎在北京同志中心接到第一個女同性戀者求助案例。求助者稱自己的女友在家中遭到父母的暴力對待,並被送往醫院接受心理治療。

雖然性少數人群處境艱難,但報告還指出,中國社會正處于轉型階段,依然存在很大改善空間。調查顯示,雖然人們對性少數人群依然知之甚少,但已經不像過去那麽排斥。

報道稱,中國的性少數人群正在爲維護自身權利而努力抗爭。今年中國首起跨性別者就業歧視案開庭。與此同時,全國“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也在法院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