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舌尖2》或代表統戰新思路

明報

text

據香港媒體明報報道,央視的7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簡稱《舌尖》)第二季近日開播,掀起收視熱潮,當中所提美食更是身價百倍。自上一部起,《舌尖》避而不提食品安全,對西藏、港澳台美食面面俱到,已令不少人玩味其宣傳意涵;本季播出後,這種討論仍在繼續,外媒認為該片可能代表中國政治宣傳的新思路。

2012年,《舌尖》首部播出,因精良製作和人文情懷大受歡迎。《舌尖2》上周五播至第三集,這3集故事中,有為助哥哥而在深山採蜜的西藏青年、為博女兒一笑學捉跳跳魚的父親、幫補家庭學做糕點的少女、面臨無人傳承手藝的掛面之家……故事觸動人心,廣受好評,但也有不少對其動機的質疑。《華爾街日報》批評,該片是愛國主義宣傳而非美食紀錄片,該說法遭到內地網友惡評,認為政治化很牽強,更有人直斥“愛國又怎樣?美國只有薯條和漢堡包。

港澳少數民族菜式頻上鏡

該片對地域的微妙選擇也受人關注:《舌尖2》首篇講的就是藏族青年,片中菜肴多攝於少數民族,忽視當地漢族食物。除此之外,《Vice中國》雜志分析,川菜具有一切“本土派中國菜的特點:廉價材料、麻辣、愛內髒、環境吵鬧,對西方衛生標準嗤之以鼻,卻在片中極少提及。《舌尖2》對港澳台卻面面俱到,當中大篇幅介紹台灣烏魚子致其賣斷市,因而被戲稱為“舌尖上的統戰。

瞄準國外避談食品安全問題

其實這種質疑卻非空穴來風:曾訪問《舌尖》多名導演的前《財經天下》雜志記者謝夢瑤向明報披露,《舌尖》原本就以展示各民族團結、都市發展為主旨,定位面向國外市場展現中國形象,因此審查十分嚴格:以第一部首集為例,一個講述廣西幹旱,當地特產“八渡筍欠收,經營者遭遇難題的故事,被總編導陳曉卿剪掉。

除了外媒,嗅覺敏感的網友和內地傳媒也感覺到風向,在食品安全問題叢生的大背景下,《舌尖》對該話題毫無涉獵,有網友評論稱:看“舌尖覺得食物各種美好;看新聞覺得食物不安全。共青團機關報《中國青年報》卻讚譽這一安慰劑效應:食品安全風聲鶴唳,“好在有《舌尖》,它喚醒了我們關於傳統食物的記憶,讓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