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海外记者 Alice
编译 艾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斐济、汤加、萨摩亚和瓦努阿图等太平洋岛国,以物易物又开始流行起来。
面对大流行带来的诸多困难,太平洋岛国的许多居民开始相互交换货物。
在斐济,几周之前,一个名为“为更好的斐济以物易物”(Barter for Better Fiji)的脸谱小组建立了起来,以应对新冠病毒造成的就业率急剧下降的问题。该小组目前有10多万成员,而斐济的总人口不超过90万。
在这些交易中,有人用两头小猪换一辆二手皮划艇,有人用新鲜农产品抵出租车费,还有人用热十字面包换在线辅导,用旧地毯换专业摄影课,用蔬菜幼苗换自制馅饼,甚至有人提出帮忙清理后院,以换取一场祈祷。
商业专家玛琳·杜塔(Marlene Dutta)表示,成立该脸谱小组,主要是为当前经济形式提供解决方案。疫情之下,对世界上的许多人,特别是斐济人民来说,挣钱将更不容易。杜塔指出,该项目旨在创造一个环境,让人们不花钱就能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从而省下有限的现金,以支付那些必须用钱支付的账单和服务。
除了斐济,其他太平洋岛国也出现了类似小组,以应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困境,比如汤加的“以物换物”(Barter for Change),萨摩亚的“为更好的萨摩亚以物易物”(Barter for Better Samoa)和“萨摩亚物物交换”(Le Barter Samoa),以及瓦努阿图的“为瓦努阿图的生活以物易物”(Barter for Nambawan Life Vanuatu)。
虽然太平洋岛国没有多少人感染新冠病毒,但该地区经济仍受到严重影响。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表示,该地区6个国家和地区共报告260例确诊病例,包括7例死亡病例。
此外,为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该地区大多数国家都实施了旅游限制,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太平洋岛国的旅游业将下降40%,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2.7%。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