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Ⅲ——记忆的碎片》是上海芭蕾舞团2020年全新推出的原创现代芭蕾专场。4月15日下午,这台专场在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厅正式联排。三个年轻的创作团队汇报了创排成果,接连上演了《浮生一梦》《青蓝紫》《曾经的家园》三部作品。
《浮生一梦》排练照
当芭蕾遇上昆曲,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吴虎生编导的《浮生一梦》以《游园惊梦》为灵感,从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出发,以梦境为媒,引出当代人对生活的哲思。
为了完成这部跨界实验作品,吴虎生邀请了上海昆剧团演员张颋穿插昆曲表演,并请来上海音乐学院的陈卫平老师用大提琴伴奏。东方昆曲与西方芭蕾,在大提琴与钢琴的伴奏中融为一体,描述了一个当代青年踏入梦境后与梦中人相遇,游离于虚与实、前世与今生的故事。
“早在2018年,我和张颋就想做这样一个作品,讨论磨合了很久,最终排练成形只用了几天时间。”吴虎生介绍,“我尊重每种艺术自身的专业性,尊重张颋的每个意见,我希望把两种艺术最精华的特点融合起来,同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作品里的念白和唱腔,都是昆曲中原汁原味的。”张颋强调。
“我早听说他们有这样一个合作,今天看了觉得还没看过瘾,以后还可以再扩充一下。”看了《浮生一梦》的联排成果,昆剧表演艺术家张静娴说,“看之前我还有担忧,两种个性这么强的艺术怎么融合到一起?昆曲会不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今天的效果非常和谐,节选的昆曲唱段也很合适。”
“对于经典作品,我们需要不断修改、不断演绎、不断铭记。这段作品虽然只有15分钟,也算我们对新形式的一种尝试。我们一直想和中国戏曲跨界合作,未来如果有可能,也可以再度扩充,填进更多的内容和元素。”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
辛丽丽同时介绍了《浮生一梦》的舞台呈现,“戏曲里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想象,我们想在舞台上运用投影屏幕,尽力营造出中国式水墨画的优美情境。”
《青蓝紫》排练照
灾难的突然来袭让城市生活变得异常,遭遇之中,充满慌乱与无助,但逆境中人们依然对灾难之后的阳光有着向往和渴求。这份强烈的渴求是生的力量……
独幕芭蕾舞剧《青蓝紫》刚完成不久,是多个原创舞蹈片段的集合,辛丽丽编排的“抗疫”独舞《天使的微笑》也被巧妙融于其中。
《青蓝紫》主创团队联合建筑设计师傅国华,共同探寻现代芭蕾与建筑元素的灵感碰撞。主创团队借助三种逐渐变深的颜色,来引射其结构和主题:以由浅入深的视角,层层剥开灾难中向往新生的人们,寻找和赞颂灵魂深处那一股始终向往美好的力量。
“这部作品也在讲不同环境与时代下,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和爱情观,还有每个时代建筑留给我们的记忆。”在辛丽丽看来,这群平均年龄22岁的年轻舞者跳出了“生的力量”。
《曾经的家园》排练照
现代芭蕾《曾经的家园》由王昊编导,在维瓦尔蒂《四季》的经典旋律下,以交响芭蕾的编舞手法,运用现代芭蕾的肢体语汇,诗化地呈现了人类家园的多番景象,发出守护生态、守护家园的呼吁。
“每种职业里,我们都有责任去表达和创造。如今我们面对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美好的家园面临毁坏,我想用舞蹈去发出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呼声。”王昊说。
复工以来的上海芭蕾舞团步履不停,从直播大师课、演员考核到作品创作、联排,所有努力都为了有一天能重新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起点》系列始于2017年,已走过三个年头。《起点Ⅲ》诞生于全国同心战疫的特殊时期。两个月以来,上海芭蕾舞团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起点Ⅲ》的创排。
“我们想把新作品、新演员、新创意献给这个新时代,所以今年的专场还是按原来的创排计划进行。”
作为专场总导演,辛丽丽说,“时代给予了我们很多记忆,也带来了很多动力。今年这个春天不平凡,处处体现了人类的顽强意志。芭蕾是典雅的艺术,但在新时代里,芭蕾舞演员也要有新姿态和新理念,带着时代赋予我们的状态和使命,积极投入到创作和排练中去。”
“三部作品还将继续打磨、修改,我们也不会停止排练。”辛丽丽说,等到了今年5月,舞团将视疫情状况决定,是否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公开首演,或做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出。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