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場欠著一場超級風暴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全球經濟處於疲軟中,英國脫歐只能讓一切雪上加霜。油價低迷,而且還可能進一步走低。產能全球性過剩,勞動力也過剩,壓低工資。企業利潤步履蹣跚。通貨緊縮的夢魘折磨著諸多央行。那麼,在這一的經濟、金融和政治大背景下,金融市場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著名經濟學家、投資人謝林(Gary Shilling)在Newsmax撰文做出了回答:

按照正常的邏輯,這些就意味著,作為避風港資產的美國國債需求將會增強,美元將會走高,商品價格將會降低,投資者將越來越討厭垃圾債券、新興市場債券、股票和其他低品質的證券。然而,並沒有。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連續若干個月原地踏步了,美元對歐元匯率也是如此。今年,商品價格,尤其石油價格,其實是明顯上漲的。資金正在蜂擁湧入新興市場債券和垃圾債券,壓低收益率。當前的各種證券價格,其實已經和基本面脫節了。

這就意味著,接下來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金融市場一次全面的大規模調整,讓價格真正體現基本面。負利率也好,許多國家在超級寬鬆政策下依然蒼白的增長也好,都意味著這個世界已經扭曲失真,問題最終的解決可能會是個很痛苦的過程,許多市場參與者的日子都會很難過。

無論怎樣,市場會是現在這樣,絕不是一點原因沒有,一些因素儘管不能證明當前局面是完全合理的,但卻是可以給予其一定的合理性。這也就意味著,當大趨勢反轉,它們也有助於減輕痛楚:

美國股票雖然市盈率處於歷史性的水準,但是或許還算廉價。看看標普500指數和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比較,股票還是有吸引力的。如果股票收益率降低到國債的水準,那就意味著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將接近63,而目前只有20上下。由這個邏輯來說,股價還嘀咕了60%以上。

一旦大選水落石出,希拉裏獲勝,投資者可能會變得安心。儘管她不誠實,有野心,但至少我們早已知道她有多壞,而特朗普肚子裏藏著什麼鬼,還沒有人知道。

預計還會有新的財政刺激來提振增長。伴隨更多央行銀行家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刺激未能帶來多大的經濟增長,要求政治家們採取行動的壓力也就變得越來越大,從歐元區到美國都是如此。

一旦新總統就位,兩黨便可能就基礎設施投資計畫達成妥協。美國確實需要大規模翻修和新建道路、橋樑、公共交通和其他基礎設施。在世界經濟論壇的驅全球競爭力排名當中,美國整體競爭力第三,但是基礎設施品質卻只有第十三,道路第十四,鐵路第十五,供電系統第十六。據估計,路橋的老舊使得每位司機每年的開銷增加了377美元。基礎設施支出不但會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活動,還會幫助提升落後的生產率。

全國製造商協會呼籲在未來三年當中每年投入100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他們指出,從1956年到2003年,基礎設施支出年增長2.2%,但從2003年到2012年就減少到了1.2%。2003年至2012年,用於道路和街道的支出甚至減少了19%。

哪怕政治變數伴隨選舉結束而消失,財政支出的龍頭也打開了,美國投資者現在的情緒看上去也有過度安心之嫌。VIX指數依然處於歷史性的低水準,標普500指數今年上漲了大約6.2%。

不過歐洲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一旦局面反轉,將會發生什麼的例子。歐洲基準Stoxx 600指數今年下跌了5%,抹去了2015年的幾乎全部進賬。在這樣的環境中,投資者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保持現金,等待局面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