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為構建梅氏表演體系添磚加瓦

新华社

text

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孫萍。資料圖

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孫萍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京劇比之雜技、武術等其他傳統文化藝術,在文化對外輸出方面具有優勢。而她帶領團隊探索出的將京劇唱詞和京劇介紹等譯成英文、出版成系列叢書的模式,對於構建梅氏表演體系、實現文化軟實力輸出都具有重要意義。

緣起:一次演講的尷尬

孫萍目前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和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她曾受國家委派,先後在匈牙利等歐洲多國從事文化交流與教學工作。

由她任主編的《中國京劇百部經典英譯》目前已成書25冊,計劃出版100冊。講到出版這部叢書的緣起,孫萍連用了“心疼、苦澀、無奈等幾個詞來形容。

那是上世紀90年代末,孫萍應邀在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禮堂演講。為準備講稿,她翻遍了學校大大小小的圖書館,卻沒找到一本用英文介紹京劇的書,只得把演講所需的圖片和英文解釋等資料託人在國內影印、再用EMS快遞至美國。

她告訴記者,當時在圖書館,看著琳瑯滿目的布萊希特全集、斯坦尼斯拉伕斯基全集,卻找不到一本有關京劇的書籍,她“覺得是一種恥辱。

世界三大表演體系即布氏體系、斯式體系,以及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京劇表演體系。

“當時我就希望,將來能有翻譯過來介紹京劇的書,在書架上有一席之地,孫萍說。這也成了她日後編寫《中國京劇百部經典英譯》的原動力。

如今,這套由北外和人大兩所學校的學生翻譯編寫、美國夏威夷大學幾位漢學家修改、校對,並由中國翻譯大家許淵衝擔任終校的叢書已被歐美數十所大學圖書館收錄,其中包括美國喬治·布什和尼克松兩家總統圖書館。

目標:為活著的藝術服務

已走過多個國家的孫萍認為,京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所講述的故事,能跨越文化、語言、民族和膚色,傳遞仁愛、真善美和世界大同等美好理念和思想,易為海內外觀眾所接受。

不僅如此,孫萍認為,京劇是一種大寫意的“有規律的自由節奏,其藝術表現形式早已形成程式化套路,是高度凝練的、制式化藝術。細到一個拭淚的動作,大至將軍威武出征,每一個環節都有定式和規矩。同時,這其中又允許個人創造的空間,全憑演員個人的悟性、靈氣,向觀眾展現恰到好處、“寸到頭髮絲兒的奇妙韻味。

為更好地介紹京劇藝術,孫萍帶領的團隊編寫的這套叢書以經典京劇為單位,兼具知識性和實用性,因為以戲來闡釋梅氏表演理論是“最好的切入點。

孫萍介紹說,每一部書都由幾部分組成。首先是導賞,會介紹整部戲的思想性、表演性和藝術性。

比如《空城計》中,為何史載諸葛亮比周瑜年輕,卻要由老生來演諸葛亮,而周瑜則由小生來演。再比如,為何諸葛亮的各段唱詞要用二黃、西皮等不同唱腔來唱等。

此外,導賞還會介紹京劇的行當安排、各行當唱腔的藝術特點、不同行當的服裝服飾特點及穿戴圖等。

其後的劇本部分採用的是中英文對照的文本形式,還會附上簡譜和五線譜。

“這樣一來,觀眾看完導賞再看劇本,就完全能明白這部戲是怎麼回事了。而演員照著這本書,也能知道這部戲該如何演了,孫萍說。

此外,每部書還會附帶介紹京劇的基礎知識,如唱念做打、生旦凈醜,以及不同表演流派在表演同一部戲時會如何做不同處理等。簡言之,就是“內行人的經驗總結,外行人的觀戲指南。

孫萍說,這部書配有色彩鮮亮的繪畫和照片,讓人打開就想看,做到了“疏密有度,詮釋美麗的京劇。

“相信到50部左右時,我們的體系已非常清晰了,能用文字把京劇程式化表演描寫清楚了,她說,“為活著的藝術服務,才是戲劇戲曲學的本意。

願景:百花齊放繁花園

據介紹,現在京劇演藝市場正逐步回暖,去年的全國少兒京劇電視大賽收視率達4億人次,今年的全國戲曲院校京劇學生電視大賽同樣火爆。

孫萍說,作為民族之根的文化,不求再出京劇大師,只要能像“百花齊放的繁花園一樣,各種花朵芬芳美麗,就算達到傳承國粹的目的了。

除京劇演藝人才,孫萍認為,為弘揚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樣需要理論與實踐功底兼備的複合型人才。而她選拔、組織起的翻譯團隊,就是這樣的複合型人才。

孫萍也希望,不僅是京劇,其他傳統文化藝術也能探索類似道路和模式,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