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见证内蒙古“小康生活”的各种版本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草原上的“书敖包”。 李爱平 摄

(记者手记)见证内蒙古“小康生活”的各种版本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4日电 题:见证内蒙古“小康生活”的各种版本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疫情之下,接到“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写任务,说实话,这是一个可能不太好写的题材。不好写的原因是如何定义小康?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小康是指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接触的众多采访对象中,事实上他们早已达到了这样的生活状态。

因此,如何捕捉内蒙古自治区不一样的小康生活,成为我新的挑战。

图为草原上的“书敖包”。 李爱平 摄

幸运的是,在内蒙古西部乌兰察布、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三地我找到了这样的素材,也找到了不一样的“小康生活”版本。

在内蒙古商都县,我有幸采访到了脱贫奔小康的典型人物杨红娟,这是一位35岁的农家女,依靠种植马铃薯薯种大棚以及打工等,家庭年收入达到8万元。

“8万,这是我和你不保守说的收入。”杨红娟的这句话一直在我的耳边萦绕。

连日的采访发掘中,我认为,杨红娟也是她所在家乡更多曾经贫困民众赶上好时代、过上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图为返乡青年郭晨慧。 李爱平 摄

在内蒙古察右中旗,依靠当地驻村第一书记刘全标帮扶过上好日子的谢福明激动地说:“啥时候能想到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实话说,现在已经是小康生活了。”

朴实的语言,透露出村民对过上小康生活的无比欣喜。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我探访到了住在别墅里的农民,以及在毛乌素沙地中住上新房、办起牧家乐的许多牧民,他们谈起如今的小康生活,一个劲说:“没想到,真的不知道说啥,现在这样的日子就挺好了。”

图为莫尼山非遗小镇。 李爱平 摄

与村民过上殷实生活所不同的是,另一些民众的“小康生活”版本。

打出广告语“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的中国北方城市乌兰察布,这几年陆续吸引了不少从北京的返乡青年,这其中既有从事电商的郭晨慧,也有搭上大数据产业的白全夫妇等人。

采访中,他(她)们一致的想法是,“坐高铁到北京也就两小时,在家乡发展更能够体现价值。”

图为草原上兴起的牧家乐。 李爱平 摄

为“小康生活”真正做贡献的还有返乡的青年学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我见到了“90后”研究生张晶,这位在当地农村担任村支书的年轻人说:“即便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选择,但我觉得,依靠知识农村也能大有作为。”她说:“乡村振兴中不能少了有文化的青年。”

在为期一周的采访中,我还碰到了更多的“小康生活”版本。

呼和浩特的“80后”贾宏伟就是一个典型,作为当地莫尼山非遗小镇的主人,他所从事的皮画技艺使得他名声远播,但他在受采访中一再强调,“解决了温饱后的民众们,亟需要过慢生活,尊重生命的真实状态。”

图为“90后”回乡当村支书的研究生张晶。 李爱平 摄

在鄂尔多斯,一位牧民在草原上建起了“书敖包”,并在家乡开建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场馆。疫情之下,尽管参观的游人较少,但他说:“我希望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提升。”

而最触动我的则是,在他“书敖包”附近用铁架焊接的10个大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找到上述不同“小康生活”版本的我,下一步或许该将重心移植到与文化相关的话题,期望大家都能够过生真正意义上“文化小康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