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何婧媛】12月23日,在國務院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將成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并支持創業企業融資。2015年以來,海外上市的中概股陸續掀起回潮,從年初開始,宣布實施私有化主動退市的中概股愈30家,市值約400億美元,越來越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正轉回中國A股上市。日前奇虎360的創始人周鴻祎表示,美國市場并沒有充分體現出360的價值,對于華爾街投資者低估公司表示不滿。很多國外投資者認為,私有化的股票收購方案會導致中概股的短暫上陣,但這并沒有反映出股票的真實價值,“高賣低買”的現象讓投資者認為他們的長期資本增值機會被剝奪。
受到中國政府刺激經濟增長的原因,中國上市公司陸續退市返回A股,中概股的回顧勁頭強勢。然而中概股回歸的最直接動力還是國內資本市場的紅利。面對處在完善中的A股市場,投資者更愿意將更高的估值寄予新興產業,但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過高的估值也將逐步收窄。
國內頻繁頒布的政策也是吸引中概股回歸的重要因素。今年年中,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在境內上市,隨后工信部宣布開放經營類電商外股比限制,外資持股比例可至100%。這就表明電商類的中概股可以不必拆除VIE(可變利益實體)架構,直接回歸國內。
中概股回歸國內市場需要走私有化退市、公司組織結構轉化、申請A股等步驟,目前還有將子公司拆分上市新三板的模式。就目前的回歸途徑來看,主要有直接IPO、借殼和新三板掛牌等三種途徑。對于掛牌新三板,專業人士表示,中概股在完成私有化退市后,新三板接手具有明顯的優勢。一方面是新三板準入門檻低,申報審核環節簡潔,極大的降低了公司的時間、財務等成本;另一方面是新三板對創新型企業的估值彈性較大,這點對互聯網類型的中概股有較強的吸引。
但與滬深證券交易市場,現階段新三板還有著交易不活躍、融資規模偏小、流動性差等一系列困境。雖然中概股掛牌新三板有無盈利限制、審批時間短等優點,但IPO開閘使得部分人士對中概股的發展存在質疑。
有專家指出,未來隨著新三板內部分層的實施,表現良好的回歸股將會阿奶在創新層交易。未來還有可能推出創業板試點工作,總的來說,中概股入新三板的數量將有望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