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DC和Strategy Analytics兩大權威研究機構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小米智能手機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貨量介於1730萬到1800萬部之間,市場佔有率接近6%,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然而,其競爭對手迅速對此做出反應,並成功搶走了小米的風頭。聯想在幾小時後宣佈,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手機業務的交易已經完成。在全新補貼政策的刺激下,聯想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佔有率達到8%,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在短短的四年時間裡,小米已經從一家純粹的低端手機廠商一步步發展成為能夠在國內市場與蘋果和三星相抗衡的競爭對手。小米在本週二表示,該公司希望通過融資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私人控股科技公司。IBTimes(國際財經時報)日前刊文稱,小米的全球拓展目前已經迫在眉睫,然而要想讓西方消費者喜歡小米手機、接受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還要克服很多困難。
1. 主要業務都在中國
小米是一家中國公司,並在中國市場取得了巨大的競爭優勢。目前,其95%的業務仍在中國市場。當很多國外的科技公司紛紛到中國尋找低成本的供應鏈和生產商時,小米卻隨意支配著這些廉價資源。
諮詢機構Tompkins International主管邁克爾•紮庫爾(Michael Zakkour)指出:“對於任何一家科技企業來說,這些廉價的資源都是夢寐以求的。小米在中國市場坐擁供應鏈資源,而且還都是本土資源---本土研發、本土供應鏈和本土配件。這就讓小米在與一些大型智慧手機廠商的競爭中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小米的成功之道在於該公司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家移動公司。小米生產硬件產品,但其主要業務卻是軟件和服務。根據IDC分析師萊恩•瑞斯(Ryan Reith)的估算,儘管售出了大量移動設備,但小米的硬件業務利潤率僅為約1%。然而小米卻對此不屑一顧。小米可能不會在硬件業務方面獲得更高利潤,但能夠讓小米硬件成為消費者的囊中之物就足以保證這些消費者能夠接入該公司的移動網絡產品和服務。這種策略已經助力小米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三大電商。
剛剛加入小米的前谷歌全球副總裁雨果•巴拉(Hugo Barra)表示,他認為小米更像亞馬遜,而並非蘋果。瑞斯對此解釋稱:“小米正在把利潤重點轉移到服務、遊戲和吸引消費者購買的程序業務上來。
2. 業務模式適用於遠東和新興市場
小米深諳中國和新興市場消費者的手機使用之道。電子商務、社交媒體和整合移動軟件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必不可少的三大日常需求。而對於新興市場消費者來說,一款能夠相容所有移動功能的硬件產品至關重要。這就是小米在拓展其他市場之前為什麼要率先鞏固其在國內和新興市場地位的主要原因。市場研究機構IHS的分析師凱文•王(Kevin Wang)表示:“小米CEO雷軍在與我的交談中稱,小米明年的目標是出口約2000萬部智能手機。
小米已經將業務拓展至部分東南亞國家,並於近期打入了印度市場。隨著在印度市場的不斷拓展,分析師認為小米還會關注包括巴西、墨西哥和其他拉丁美洲和南美洲國家在內的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對低價智能手機的需求非常旺盛。
在國內市場,小米與本土社交媒體平臺和應用程式的合作已經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小米所採取的移動電商策略確實與眾不同。與美國和歐洲市場相比,小米的競爭優勢更容易在新興市場得到更好的體現。
凱文•王表示,在嘗試探索其他市場之前,小米會持續關注新興市場至少兩年時間。而紮庫爾則認為,如果策略得當,小米應該能夠更早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
3. 面臨競爭對手發起的專利糾紛
小米從很多競爭對手身上獲得了創新的靈感,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小米確實也受益于中國較為寬鬆的知識產權法規。向西方市場拓展意味著小米更容易面臨來自競爭對手發起的專利司法糾紛。長期以來,小米飽受抄襲蘋果設計之苦,但該公司則表示這些指控都誇大其詞。IDC的瑞斯指出:“小米的目標並不是成為蘋果。然而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張並開始拓展全球市場,小米必須要對市場做出謹慎選擇。
瑞斯表示:“谷歌、三星、HTC、微軟和蘋果都持有大量的技術專利。這些大公司都希望能夠保護自己的知識財產權,並會對侵犯其知識產權的任何公司窮追猛打。
在最近幾年裡,蘋果和三星之間的專利訴訟大戰已經讓兩家公司精疲力竭。目前,小米持有的專利技術少得可憐,因此貿然進軍歐美市場可能存在很大風險。不過,如果執行得力,小米也有可能從學徒變成老師。分析師認為,很多陷入困境的大型科技公司其實也同樣可以從小米的策略中獲益。紮庫爾指出:“一種潛在的情況是,蘋果、聯想和三星可能會反過來學習小米的經驗,而並不是小米一味地向前者學習。
4. 谷歌可能會要求小米調整Android軟件
小米實際上是一家Android設備生產商。然而,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小米的很多Android軟件卻並未獲得谷歌授權,因為中國用戶在國內無法使用谷歌產品。中國的Android設備生產商之所以能夠一直使用Android軟件,是因為後者本來就是開源軟件。不過中國廠商卻不得不打造自己的使用者介面以便取代谷歌的應用程式,因為國內使用者無法訪問谷歌Play Store線上商店、Gmail和Maps等網站。一旦走出國門,尤其是進入谷歌應用主導的歐美市場,小米很可能必須調整自己的軟件以便達到谷歌的要求。
5. 需要與發達國家的移動運營商合作
在歐美市場,移動網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小米則需要與移動運營商合作才能夠讓其產品進入歐美市場。在歐美市場銷售移動產品需要首先獲得各國監管機構的驗證,比如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加拿大標準協會(CSA)和歐盟委員會。
IHS的分析師凱文•王指出:“小米手機很可能需要經過多種驗證。獲得驗證並通過移動運營商的所有測試環節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