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贵州省安顺市一辆公交车被司机开入湖中,造成21人死亡、15人受伤。调查结果显示,该公交车司机常感家庭不幸福、生活不如意、有厌世情绪。公交驾驶员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这一问题也进入公众视野。
安顺公交事故发生后,交通部印发警示通报,要求公交企业密切关注驾驶员身体、心理健康状况,严禁心理不健康、身体不适应的驾驶员上岗从事营运,严禁客运车辆带病运行。
多地开始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
最近几天,多地开始实际行动。海口市公交集团7月12日发布消息称,将严格落实每日驾驶员岗前问询制度,密切关注驾驶员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采取调班、调休、谈话谈心等方式加强疏导。
海口公交还将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行车安全。公交公司将途经江、河、湖、崖、桥的公交线路制定明细表,并将该些线路纳入风险管控范畴,通过驾驶员行为干预系统和智能调度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对违规驾驶、危险驾驶的司机及时予以警告和纠正。
在长沙,湖南省脑科医院于7月11日为100多位公交车驾驶员和出租车司机,开展了“后疫情时代健康管理与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内容包括帮助驾驶员提高心理健康认识、掌握心理保健方法。
浙江嘉兴公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体公交驾驶员进行了心理摸排与测评,同济大学心理学专家将根据调查情况分析驾驶员心理情况,出具“嘉兴公交驾驶员心理测评报告”,使管理人员更深入了解驾驶员的心理动态,对驾驶员心理状态进行提前干预,及时开展心理疏导。
另据公开报道,辽宁抚顺、河南南阳、陕西省等地,也都开始对驾驶员的心理状态进行排摸与测评,通过调班、调休、谈话谈心等方式加强疏导。
在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方面,广州走在前列。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4月份,受广州市公交集团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静波团队开始为广州公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对3万余名司机进行了心理健康筛查。
赵静波团队还研发了“公交驾驶员专注力提升工具包”,其中包括“手指操”和5段“正念”训练音频课程。团队发现,驾驶员经过长期的“正念”训练后,注意力集中水平有显著提升。
运动有助情绪提升
目前,学术界关于公交司机群体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少,但有限的研究基本都表明,公交司机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职业倦怠是指服务业劳动者,在工作中出现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等情况。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学者,曾对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进行过研究,成果发表在2020年第1期《现代预防医学》上。
研究者选取了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到华西第四医院体检的公交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收到来自成都3个公交公司共计995名司机的有效问卷。界面新闻记者查询论文发现,995名驾驶员是目前该领域内样本量较大的研究。
研究显示,受访司机中心理健康不良率为26.7%,其中女性驾驶员心理健康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研究者认为,可能由于女性心思细腻,对人事及工作要求更高,容易导致有负面心理且不易宣泄。
调查发现,不同婚姻状况的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婚”的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程度相对较高,其次是“未婚”,而“离婚或丧偶”的公交驾驶员调查测评分最低。研究者认为,相比在婚时,离异或丧偶的驾驶员得到家庭支持减少,倦怠程度随之增高,逐渐对工作冷漠。
此次安顺公交坠湖事故中的司机,未在婚姻状态中,出事前曾通过微信语音联系其女友,流露出厌世情绪。
另外研究显示,吸烟越多的驾驶员心理压力越大,驾龄越长的驾驶员职业倦怠感越高。驾驶员的工作内容变化较少,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少,驾龄增长导致倦怠感升高。
研究发现,每周有1-2次锻炼的驾驶员,心理健康程度显著高于不锻炼的驾驶员。研究者认为,运动是一种有效排解抑郁和烦闷的形式,适当合理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静波认为,驾驶员对于工作的认同感也很重要,为此他们给广州公交打造了“专属”收车音频,在线路最后一站播放感谢司机的音频内容。赵静波也呼吁乘客,乘车时可以对公交司机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