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低油價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各成員國會按耐不住,最終採取減產報價的措施。事與願違的是,OPEC此次會議竟然沒有列明產量上限,更是對減產隻字未提。相反,OPEC卻樂觀看待2016年的市場,這也讓低位運行的油價再度大幅下挫。當沙特態度轉向的時候,緣何OPEC依舊不作為?
價格仍可接受
在此次OPEC會議之後,原油價格連續兩天下跌,其中ICE布油一度下跌至40.60美元/桶,NYMEX原油更是跌破40美元至37.50美元,其後雖然稍有反彈,但是原油已經處於近7年歷史低位。
儘管如此,但是就目前原油價格而言,也許尚未觸及到主要產油國的心理底線。
收錄了全球大約65000座油氣田的資訊的挪威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 Energy)的UCube數據庫顯示,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原油開採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於10美元;伊拉克原油開採成本為每桶約10.70美元;而巴西、加拿大以及美國的開採成本都分別為49美元、41美元以及36美元。
相較之下,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以及其他部分中東國家的開採優勢就立刻顯示出來。
另一方面,此次原油市場的主要攪局者之一——美國葉岩油,即便面對如此低價,但是大型開採公司仍有利可圖。
康菲石油公司就曾表態稱,只要油價不跌破每桶40美元,該公司在美國的葉岩井仍然有利可圖。康菲公司發言人表示,借助提升效率和技術水準,該公司可以降低開發成本。EOG資源公司也表示,在鷹福特葉岩區鑽探一口油井的時間僅為4.3天,低於2012年14.2天的水準,即便每桶石油價格僅為40美元,該公司仍然可以賺取10%的利潤。
因此,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沙特想通過低油價以打擊美國葉岩油開採的想法並沒有完全奏效。
從數據來看,相較之前,美國鑽塔數目出現大幅度下滑。諮詢公司WTRG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北美油鑽總數同比下滑61.6%。同時,今年美國石油開採鑽井作業量下滑64.7%,天然氣開採鑽井下滑44.2%。
不過,正如此次低油價的影響,關閉或者停產的僅僅只是部分小型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原油開採公司。大型原油開採公司反而借助低成本優勢,成功存活並不斷提高產量。
美國能源部部長莫尼茲(Ernest Moniz)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美國石油生產不會大幅下滑,雖然有小幅度下探,但相比過去數年同期,日均產量還是增加了400多萬桶。”
因此,從原油價格來看,其距離絕大多數公司的心理價位仍有一段距離,而且這也僅僅只是觸及生產成本邊界。
各懷心思
而在此次OPEC會議結束後各個成員國的表態來看,其還是依舊如初的不團結。早在此次會議之前,沙特沙特政府稱準備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及非OPEC國家合作,以穩定油價。
作為OPEC各成員國中占主要話語權的沙特這般表態,本來提升了市場有關OPEC減產的預期,但最終會議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再聯繫到在此次原油價格戰中,沙特一直強調的維持市場份額言論,才發現,原來是沙特有意,OPEC其他成員國卻無心。
經歷1973年阿拉伯國家石油禁運和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原油價格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在這期間,沙特為了提振油價,單方面宣佈減產,將其日產量降至250萬桶左右。
然而,沙特減產期間,OPEC其他成員國以及非OPEC產油國並未回應,甚至部分國家暗地增加產量。這也就導致沙特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最終陷入財政赤字危機。
Medley Global Advisors分析師Yasser Elguindi表示,“當時(沙特)的重大錯誤就在於他們持續減產,試圖以此支撐油價,但不管怎麼做,油價還是不停地下跌。相反,他們本該去搶奪市場份額,趁著油價下跌,讓‘成本高的產油國關閉生產’,這正是他們現在的做法。”
如今,原油價格持續下跌,上述成本已經顯示,NYMEX原油價格已經快要達到美國產油的平均成本。因此原油市場價格戰的最後一跌或許即將到來。
PKVerleger LLC總裁Philip K. Verleger指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放手讓價格下跌要好得多,逐漸迫近的價格戰是‘一場必然的戰爭’。”
而如果期待OPEC減產報價,首先需要看到的是OPEC各成員國之間團結一致,並非目前的各自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