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多亏了中国才变更好’:德国企业在复苏巨人身上加倍下注。”11月18日,路透社刊文指出,在中国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摆脱疫情、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德企对中国市场可谓“野心勃勃”。
而德企在中国加大投资,增加对中国依赖程度的做法,让琢磨推动“贸易关系多元化”的默克尔政府更难办了。英媒文章也帮后者感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多亏了中国才变更好’:德国企业在复苏巨人身上加倍下注” 报道截图
“ 毫无疑问,多亏了中国,我们才更好 ”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Hahn Automation计划未来三年在中国投资数百万欧元建设新工厂。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速度更快,这家德企希望能充分利用这一点。
Hahn Automation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康拉德(Frank Konrad)在谈到投资计划时表示,“如果我们想与中国市场一起发展,我们就必须在当地生产”,来绕开中国在一些战略领域的出口规定。
他还对路透社透露,“我们的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将中国销售额占比提高到25%。”目前,这一比例约为10%。
德国东部图林根州的汽车传感器供应商UST首席执行官奥拉夫·基瑟韦特(Olaf Kiesewetter)同样雄心勃勃,希望在中国完成25%的销量。
“我们清晰地注意到,中国已经大步走出了危机。”他表示,几年前,中国就已经成为UST除欧盟以外的最大出口市场,占其销售额的15%。
“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我们第三季度的业务就不会这么好。所以毫无疑问,多亏了中国,我们才更好。”
今年,不止康拉德和基瑟韦特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些方面,中德两国关系已经更加紧密。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就2020年前9个月德国对各国的出口值而言,中国已经超过法国,接近美国。
一位高级官员还表示,考虑到最近的贸易和增长趋势,中国很可能在今年年底超过美国,位列第一。
数据还显示,今年1-9月,中国在德国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约7%升至近8%。但中国也是德国的最大供应国,在德国进口额中所占份额从不足10%变成了11%以上。
默克尔政府难办了
这样的贸易往来,可能会扎到德国政府的心。
路透社文章称,德企更多依赖中国市场的趋势,与默克尔政府想推动的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崛起的亚洲超级大国”的依赖恰恰相反。2016年,中企收购巴伐利亚州机器人公司库卡(Kuka),德国官员声称这敲响了“警钟”,让他们开始视中国为激烈竞争对手。
换句话说,对于Hahn Automation这样的公司来说,中国经济复苏是个好消息,但这也让默克尔政府的工作更复杂了。
然而,尽管德国政府存在“担忧”,但德国工业还在加深与中国的关系。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采取了更严格的抗疫措施,更早解除封锁,市场需求快速反弹。
尽管德国工业联合会外贸部门负责人斯特拉克(Friedolin Strack)称,为了扩大在亚洲的生产选择范围,德国公司也在观察印尼、越南等国家。但他同时指出,要等上三五年时间,他们才能知道能否借此“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而作为欧洲的经济强国,德国正在经历第二波疫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德国经济将创纪录地萎缩6%。中国预计将成为今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另外,德国经济预计将在2021年出现反弹,但其4.2%的预期增长率仍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2%的全球预测值,约为中国8.2%预期增长率的一半。
德国工业联合会去年发布一份战略文件,鼓励柏林和布鲁塞尔增加与中国的接触。报告策划者之一斯特凡·梅尔(Stefan Mair)认为,“我们注意到,中国在危机后变得更加强大了,至少目前是这样。”
10月,梅尔开始担任著名智库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SWP)负责人。他指出,“从经济角度讲,自今年初以来,中国对德国来说变得更重要了。”
路透社不情不愿地评价说:“至少在短期内,中国看起来比许多西方国家更强大。”
而在疫情之下,整个欧洲对其他地区的依赖都变得更为明显。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最新调查显示,欧盟在超过100种产品类别上对中国进口产品存在极大战略依赖,涉及制药、化学、电子等多个领域,即便其中一些并不需要非常高端的技术。
对此,德国经济部长奥特梅尔(Peter Altmaier)9月声称,德国在某些领域必须减少对亚洲供应商的依赖,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则应努力使其贸易关系多样化。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路透社这样评价道。而口罩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第一波疫情暴发后,德国政府大力支持国内医用口罩生产,结果成败参半。专业人士指出,德国政府着重于提供投资资金,未能引导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国内医用口罩市场。
“在最初的恐慌过后,尤其是公共部门,他们再次抛弃了本地生产商,以最低价格购买防护口罩。而这些口罩通常来自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