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點讚”,有人“吐槽”——2014年中國高考作文題引熱議

text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題:有人“點讚”,有人“吐槽”——2014年中國高考作文題引熱議

新華社記者

中國2014年高考7日開考。語文考試結束後,各地的作文題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有人“吐槽”,有人“點讚”。

湖南省湘鋼一中教科室主任、高三語文老師羅輯認為,今年作文題整體上比較平穩,還是以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為主。“一個比較大的變化是,往年很多題目都是‘心靈雞湯’式的,會讓學生覺得‘假大空’遠離現實,今年很有改觀,用一個網民的話說,‘今年的作文題不噁心了’。”

比如,江蘇卷作文題給的材料:有人說,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說,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會老去,這種感覺其實是天真的,我們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種像自然一樣長存不朽的信念。

高考語文命題專家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這道作文題力圖把握學生正值青春期的特點,引導考生永葆積極向上的心態,直面現實、關注人生、珍視生命,並對“時間”“歷史”和“價值”等有個性化的認知。作文命題從考生熟悉的題材或社會文化熱點切入,有助於引導學生激活人生體驗和知識積累,寫出真我風采。

此外,江西作文題延續去年直接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取材的特點,要求考生針對“課內外學習中的探究”撰寫一篇作文。又如浙江作文題“大學的門與路”,希望考生在高考現場寫下對如何進大學之門和如何走大學之路的思考及想像。這些都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引導學生真實表達情感,不說假話、空話和套話”的命題努力。

安徽卷“劇本改臺詞的爭論”的材料是這樣描述的,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臺詞。劇作家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臺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

在新浪網關於高考作文的統計顯示,在41566名網友投票中,安徽作文題高居“最奇葩”“最難寫”“最高大上”三大榜單之首。原來,這一話題材料取材於2014年某新聞事件,不少網民認為,這一題目太專業化,難以下手。

但專家認為,這個題目創設論辯情境,引領考生充分展開正面論述的同時自覺進行反向思維,更全面、更辯證地探究問題、表達思想。

重慶的“租房”話題也被不少網友“吐槽”,更有網友大呼“完全看不懂”。

然而,這一考題卻被不少一線教師、業內專家稱讚。

“重慶的考題對於經受過高三高強度閱讀訓練的孩子來說,應該不存在讀不懂的問題。事實上,它是從細節處著眼,通過一個故事,來灌輸‘社會責任’和‘公德心’的概念,講的是一個很具有現實意義的大問題。”羅輯認為,在重慶的考題中,租客因個人行為的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得到了原諒,卻因為沒有顧及到他人撿拾垃圾時的危險,而被老人拒絕租房,這倡導的是一種不僅關注自身行為,還應關注他人的“社會公德心”。

今年不少作文題目都緊密圍繞科技的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如遼寧的“科技改變生活?”廣東的“膠片與數碼時代”,提出了時代的發展與進步中,人類同時失去了什么的思考。天津“假如有一款芯片”,更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像。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2014年作文題在大作文之外,考查學生150字“微作文”,另一方面,在微作文中打破了詩歌禁忌,特別註明可寫詩歌。

不少網民認為,“微作文”和“可寫詩歌”,是可喜的兩個嘗試。微作文讓人聯想到140字上限的微博,事實上,這是鼓勵學生在快節奏、碎片化的時代,用簡單明晰的方式錶達自己的觀點。

“詩歌納入微作文體裁更是可喜的,因為它是最具有文學性的。長期以來,中國的語文教育都側重於工具性、實用性,詩歌在高考這根指揮棒中現身,可以看做釋放出一種語文教育文學性回歸的信號。”羅輯說。

不少一線教師認為,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更加開放、兼容度更強,同時也體現了“回歸本真,以人為本”的理念。(記者袁汝婷、楊麗萍、劉奕湛、吳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