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农牧户嫁女儿,不看有多少头牛、多少只羊,首先要看对方家庭信用。”4月22日,在银保监会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青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倪金乾在介绍农牧区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时表示。
倪金乾介绍,长期以来,青藏高原农牧民发展青稞种植和牛羊养殖,信贷资金需求量大,但是由于产业基础、抗风险能力和信用意识薄弱,“跟风欠贷”的现象比较突出,形成了不良率上升—放贷收紧—产业受损—还款困难的恶性循环,出现众多所谓的“老赖村”。
为了解决信用问题,青海省银保监局采取“双基联动”模式,即农牧区基层银行与基层党组织联合建立信贷工作室,共同入户调查、信用建档、等级评定,建立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为信用良好的农牧户提供贷款。
“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推进,青海省全省37%的县域、69%的乡镇、68%的行政村、70%的农牧户被评为信用县、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信用户不良率仅为0.26%,农牧区信用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倪金乾指出。
青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倪金乾。图片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达隆村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逾期贷款,经过“双基联动+信用修复”“双基联动+评级建档”措施,200多户村民全部成为信用户,风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塘格木镇中果村大部分村民以牛羊养殖为主业,过去由于牛羊肉价格波动导致不良贷款上升。当地银行联合村“两委”宣传金融知识,采取利息减免、信用修复等措施,实现了不良贷款清零,中果村已经连续两年成为“零不良”信用村。像这样的村子在青藏高原还有很多。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青海省累计发放“双基联动”贷款584亿元,惠及69万户农牧民;贷款余额较2015年末增长24倍,不良率仅0.3%;建立信贷工作室3792个,覆盖91.5%的行政村。
除了帮助“老赖村”修复信用,青海银保监局还实施了“县域信贷补短”政策,解决青海省资金外流,部分地区信贷资金不足的困境。
据介绍,青海省部分县域的金融资源极为有限,大部分县只有农行、农商行、邮储机构的网点,部分县甚至只有农商行一个网点,并且当地银行所吸收的各类资金多数通过系统上存或异地贷款等方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资金外流现象明显。2015年末,青海省39个县中有8个县的存贷比低于10%,都集中在青南藏区,最低的果洛州久治县只有0.41%的存贷比。
对此,青海银保监局锚定青南藏区作为信贷补短“核心区”,加大监管引导和政策指导,督促辖内银行机构每年选择存贷比排名靠后的5个县域机构,制定存贷比提升计划,明确信贷支持责任,实施重点监测、定向考核,逐年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倪金乾介绍,青南藏区的县域存贷比从“十三五”初期的19.82%提升到了42.5%,其中,增幅最大的一个县是玉树的曲麻莱县,从2015年末的4.25%提升到了70.93%,增加了66.68个百分点。此前存贷比最低的久治县从2015年末的0.41%提升到了31.02%。
对于今年的计划,倪金乾指出,会综合考虑青海省县域存贷比平均水平、存贷比提升空间、存贷比监管指标、县域有效信贷需求等因素,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存贷比低于50%的12个县和存贷比低于40%的42个基层银行开展“信贷补短”工程,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制定存贷比提升计划,鼓励机构逐步增加信贷投放量,提高县域信贷资金适配性。
此外,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上,青海银保监局还充分发挥保险保障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险从未‘缺席’更不能‘缺位’。” 倪金乾表示,青海省打造了全国首个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经办+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大病保险政策向贫困人口倾斜,起付标准由5000元调整为30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由80%提高到90%。
在农业保险方面,据介绍,青海省的藏系羊牦牛保险实现28个纯牧业县全覆盖;创新推出降雪量气象指数保险、草原干旱指数保险;在该省46%的县域推广“防贫保”,累计赔付2500万元;吸纳1000多名藏区农牧民群众作为协保协赔员,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2015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027亿元,支付赔款21.56亿元,受益农户186.72万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