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學家霍金啟蒙下,莎士比亞名著《暴風雨》女主人公米蘭達眺望宇宙的最深處,處身於17世紀的牛頓迷宮花園,徜徉許久找到了一個蘋果。朱唇輕啟,在蘋果的芬芳中,米蘭達與6萬多現場觀眾緩緩展開了一場以“求知和“權利為主題的科學探索之旅。
名為“啟蒙的第十四屆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於當地時間20時30分、北京時間3時30分正式開始。整個開幕式共分11幕,歷時近4小時。
啟蒙
“天地之為天地,何也?天地之所以存在,何也?……究竟是什么將生命的火種點亮?留下整個宇宙供人類冥想?霍金坐在輪椅上,以一串問題為倫敦殘奧會送上了充滿探索精神的開篇詞。
科學家霍金(左)在倫敦殘奧會開幕式上。 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一個炙熱發光的宇宙天球緩緩降落在場地中央的巨大傘形結構上,引發了霍金曾經詳細描述過的宇宙“大爆炸(Big Bang)!600名志願者圍繞在中心巨傘下,手持雨傘載歌載舞,傘上燈光閃閃發亮,像是中心巨傘上放射出的耀眼光芒。此時焰火騰空,流光溢彩,斗轉星移。雨傘與高清大屏幕渾然一體,整個“倫敦碗猶如穿梭於宇宙深空。
同樣坐在輪椅上的米蘭達手持紅傘,用好奇和探索的眼光看整個世界。“宇宙之王、當今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的霍金說:“仰望星辰,不要只看自己的腳下。嘗試探究你所看見的一切,探索宇宙存在的原因。要保持好奇心。
書本和蘋果形狀的巨大道具進入到米蘭達和觀眾們的視野中。米蘭達看見了牛頓的蘋果,看見了一個巨大的旋轉著的書本,書中的內容是聯合國大會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蘋果和書籍都伴隨著一隻充滿力量的跳動球體,代表著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
英國是殘奧會的發源地,2012年倫敦殘奧會的開幕象徵著殘奧回家。英國女王剛剛慶祝登基60週年的鑽石慶典,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是夜的出席也意味著女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參加了奧運會和殘奧會開幕式的英國君主。
每個代表團都身穿官方隊服入場,前面由一個舉牌員引導,160多塊引導牌,牌子上以英文標著代表團名稱。引導員用的牌子是一把透明的雨傘。引導員的裙子也似乎是掉落的傘罩,這一設計充滿了英國都市風情。
科學
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他總結的三大運動定律(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流傳至今。
倫敦殘奧會開幕式上關於“牛頓蘋果的文藝演出。 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一身草綠的表演者們在場地中央組建了一座典型17世紀英式花園和書式迷宮。米蘭達降落到迷宮裏,不斷地探尋。她拿起一隻蘋果,使勁咬了一口,全場62000名觀眾也都同時咬了一口手中的蘋果,體育場內產生巨大的共鳴,借此重溫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
由三名殘疾人表演者操作的牛頓搖籃出現了。牛頓搖籃,又名牛頓擺,是由五個品質相同的球體用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球的撞擊與飛行證明了動量守恒和能量傳遞。
正如霍金所說,當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突然意識到,這種力量與把太陽、行星等構成體系的力量是同一種力量。
128名志願者舉著紅色閃亮的帳篷進場。整個體育場霎時變成一個巨大的強子對撞機,帳篷就是對撞的強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發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複雜的設備。它能製造“迷你版的宇宙大爆炸之後的瞬間狀況,探秘“希格斯玻色子等未解之謎。希格斯玻色子以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名字命名,這種粒子給其他粒子賦予了品質,但它一直未被發現。霍金認為,最近發現酷似“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是人類不懈努力和國際間加強合作的結果。它有可能改變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認知。
伴隨著節奏鮮明的電子音樂,英國著名雕塑家馬克·奎因的雕塑名作《懷孕的艾莉森·拉普》的複製品逐漸從書籍臺階上升起。
殘奧會開幕式上,英國著名雕塑家馬克·奎因名作《懷孕的艾莉森·拉普》的複製品。 新華社記者張金加攝。
這個雕塑酷似無臂維納斯,是近年來世界最為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剛完成就被放置在倫敦英國國家畫廊前的特拉法加廣場第四基座上。這個第四基座,曾在過去上百年的時間裏空無一物,直至1999年馬克·渥林格的雕塑《瞧,這個人!》出現在上面,這個基座便成了全世界藝術家展示作品的知名場所。
《懷孕的艾莉森·拉普》的主人翁原型是英國殘疾人藝術家艾莉森·拉普。這名偉大的女性天生殘疾,沒有雙臂,兩條腿只有30公分左右長,但她堅持用照片、繪畫等美術作品來改變人生,並克服身體的缺陷孕育了自己的孩子。她的故事感動了無數的人,英國女王也在白金漢宮接見了她。
我是故我在
英國殘疾人運動員喬·湯森手持火炬從倫敦奧林匹克標誌建築軌道塔頂空降入場,火炬逐棒傳遞,為英國奪得歷史上首枚殘奧會金牌的女子射箭運動員瑪格麗特·毛翰,瑪格麗特緩緩地將手中的火炬點燃一隻銅花瓣,聖火的火苗在其餘銅花瓣間蔓延,最終全部銅花瓣都被點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盆。
為英國奪得歷史上首枚殘奧會金牌的女子射箭運動員瑪格麗特·毛翰點燃聖火。 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一朵又一朵輕盈的蒲公英飄過觀眾座位席上的電子屏,像精靈般從主火炬塔中炙熱的火苗叢向四週漫舞開去。隨著音樂聲起,3250名群眾演員在場地中央逐漸匯聚成三片紫色扇葉,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標誌逐漸呈現。
“我是故我在。獨屬於我的存在。到我的世界來,無論貶與褒。這就是我的世界,在這裡,我有我的驕傲,英國樂壇常青樹、素有“靈魂樂未來之稱的非裔女歌手貝弗莉·奈特的歌聲在空中響起。
這首名為《我是故我在》的歌曲出自於一部名為《鳥籠》的音樂劇,原劇誕生於1973年,與此曲演唱者之一的貝弗莉·奈特同齡,是法國編劇家讓·普瓦雷自編自演的代表作,至今已演出過近1800場。
同時演繹這首名曲的歌手莉齊·埃梅是英國首批受過專業培訓的殘疾人演員。她出生時遭遇因難產導致後天患有學習障礙綜合徵;4歲時才開始學習說話和走路,但始終未能掌握讀寫能力。直到十多年前,她的歌聲飄入“心與靈藝術創作公司總監馬克·威廉姆斯的耳中,由此為她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門。
“我是重要的存在。我是故我在!在融合啞劇、舞蹈、手語於一身的英國手語表演家卡羅琳·帕克引領下,全場觀眾與演員用手語演繹出這句主題。焰火自體育場屋頂筆直劃向夜空,五彩繽紛,絢麗多姿,照亮了整個奧林匹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