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特稿:愛與夢相隨
新華社記者
“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這句熟悉的歌詞如果被海外留學生唱出來,或許應該還有下句:因為愛情,更希望你陪我身旁,一起走向夢的方向……對於在海外漂泊的中華學子,有愛人在身邊陪讀是幸運的。那麼,這些為了成全愛人的夢想,遠走他鄉的陪讀者們,在想些什么?在幹些什么呢?
(小標題)“在一起最重要”
陪讀者敢於放棄自己所熟悉的,奔向陌生而未知,他們的勇氣來源於何處?正在新西蘭惠靈頓陪丈夫的袁虹說,那是因為有情。
為了與在維多利亞大學讀博士的丈夫團聚,現年33歲的袁虹兩年前來到新西蘭。她原本是國內一所大學會計專業的教師,當時已經具備評選副教授資格,父母家人都反對她辭職陪讀,但袁虹始終認為,“兩個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新西蘭陪讀簽證相當於工作簽證,辦理程序並不複雜。由於袁虹丈夫是在讀博士,她能拿兩年半的簽證,正好與丈夫學習時間吻合;但一些本科和碩士生的家屬只能獲得一年陪讀簽證,需要每年辦理延期。除提供親屬證明外,新西蘭的陪讀簽證還要求申請者提供一定的資金證明。袁虹說,辦簽證不難,難的是下決心。
在澳大利亞,以愛情名義申請陪讀簽證還要有更直接的體現。為了陪妻子到澳大利亞留學,為家庭、也為未來的孩子謀求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高樺2012年底通過仲介申請陪讀簽證,妻子同時申請留學簽證。簽證辦理順利,共耗時3個月。不過,申請過程中要寫一封信,充分說明夫妻倆為何離不開對方。仲介提醒他們,這封信要寫得非常細緻,以便提高簽證成功率,於是他們寫上了一些較為私密的情感細節。高樺說,這是唯一讓他覺得彆扭的地方。
因為高樺放棄了他在中國已經較為紅火的事業,妻子時感虧欠,但以前與劉歡、英達、範文芳、吳奇隆等藝人合作過的經歷讓高樺自信滿滿,而且在澳洲陪讀可以全職工作,不像留學簽證有工作時間限制,所以高樺一邊享受著在一起的日子,一邊適應著新環境。
(小標題)尋找新生活的支點
沒有學習壓力的陪讀生活一開始總有各種興奮,但新鮮感也有保質期。袁虹告訴記者,到惠靈頓不到半個月,“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新西蘭生活就讓她覺得內心空虛。
同樣在惠靈頓陪妻子學音樂的彭浩也有同感,他說,陪讀歲月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如何找到新的興趣點、擺脫寂寞。
現年30歲出頭的彭浩在國內是一家知名都市晚報的要聞編輯,可是新的英語環境和周邊的陌生社區讓他突然變成“閒人”,經常一個人在周邊山上徒步看風景。由於惠靈頓地處南半球“咆哮西風帶”,常常颳起大風,很多時候他只能躲在家裏“聽風看雨”,當“宅男”。
適應新環境就像摸著石頭過河,袁虹、彭浩和高樺都選擇了“再就業”。然而,試圖在悉尼重操舊業的高樺發現,很多公司都要求申請者是澳洲公民或者永久居民,他那光鮮的求職簡歷多數情況都石沉大海。最後曆盡艱辛,終於在一家華人傳媒公司找到了技術總監的工作。雖然這份工作沒有發揮自己的專長,但高樺說,對於現狀,自己很滿意。
不能改變環境,就只能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對於在法國陪妻子的鞠國民而言,更是如此。為照顧正在波爾多第二大學攻讀生物統計學博士的妻子岳玲玲,今年33歲的他2012年來到法國。作為“科學家配偶”,他可以憑藉陪讀簽證“在當地辦理長期居留”,但不懂法語讓他的日常生活處處犯難。
鞠國民說,“像我這樣法語零基礎的人在法國本地學習法語非常困難”。雖然社區有法語學習班,法國移民局也提供免費學習班,但他完全跟不上,只好花800多歐元到波爾多第三大學專門學了半年法語,再回到免費法語班學了170個學時,這才理順日常生活,解決了交流困難。生活由此慢慢步入正軌。
(小標題)攜手同行
守護愛人的夢想是陪讀者走出國門的原動力,找到自己的支點則保證了他們可以一直攜手同行。
對於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陪丈夫攻讀工程系博士的馮笑來說,陪讀生活也得“有目標,有追求,有收穫”,否則“人就要廢掉了”。自學英語,開始準備GRE和託福考試之後,馮笑的陪讀生活終於從“膩煩”變得充實而開心起來。
走出家門找工作的袁虹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如今,她為當地華文媒體和機構撰稿,至於今後的打算,袁虹說,一切順其自然,如果丈夫順利畢業並在新西蘭找到工作,她希望繼續在這裡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
彭浩先後在當地一家中文報紙和中文網站找到兼職工作,開始跑新聞,很快就適應了新西蘭華文媒體的工作節奏,如今不僅是家裏的“經濟支柱”,還在新西蘭華人媒體圈中小有名氣。妻子也順利獲得博士學位。他們已經遷到新西蘭北部城市奧克蘭,希望在那裏開創一片天地。
今年3月,岳玲玲在波爾多生下兒子,取法文名雷奧,中國籍。鞠國民笑著說,兒子的出生是他到法國後最幸福的時刻,雖然照顧小孩很辛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再苦也甜。“對於未來,我們還沒有具體打算。我既然已經選擇支持她,就會支持到底,尊重她的選擇。”
中國教育部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3年底,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超過305萬。對於那些陪同中國留學生一起走出國門的伴侶來說,放棄已有、選擇新起點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完)(執筆記者:張欣,參與記者:許緣、匡林、張雪飛、宿亮、田野、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