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李迅雷
这些年来,网购越来越普及了,当你看到快递员们整天在楼道上搬运邮寄包裹时候,是否认为网购一定在促进消费呢?但从统计数据看不出网购规模的突飞猛进对消费总额的拉动作用,而且,这些年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一直在下降。或许你会说,如果没有网购,社消增速的下降会更厉害。对此,我们可以进行数据的细化分析。
此外,网购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节省了人们的宝贵时间;但对网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网购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利弊分析。
网购数据对于宏观经济剖析十分有利
网购是通过网上支付来实现交易的,因此,网购获得的统计数据,相比百货、超市或专卖店的消费数据,应该更为真实。记得2016年年中的时候,蚂蚁金服研究院曾公布过网购数据(通过支付宝),这对于比较全国各个省市之间的经济发达程度、居民收入水平倒很有借鉴意义。
例如,2016年浙江的人均GDP水平尽管落后于江苏,但人均网购消费额却超过江苏,或能说明其GDP的含金量比较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广东的GDP总量全国第一,但人均只排第八,网购排第七,说明广东人均GDP比较真实可信。问题最大的是天津,人均GDP水平长期稳居全国第一,但网购只排第八。前不久,天津滨海新区把2016年GDP减了3348亿元,缩水幅度达三分之一,这从某个角度印证了网购消费更能准确反映当地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的真实水平。
除此之外,西藏、海南的网购数据比较靠前,似乎与利用网购解决交通不便有一定关联;但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的数据却有点异常,如2016年山东人均GDP排名第九,但一季度人均网购消费数据排名只有第17名。
不过,由于官方不公布分省市的网购数据,而BAT虽然具有获得大数据的极大优势,但它们并没有公布自身统计数据的义务,因此,学者在对宏观数据真实性的研究方面,仍存在一定缺憾。
网购与超市百货购物:似乎是此消彼长
国内网购起步发展的时间大约在2011年。由于商务部公布的网购数据要早于统计局,且公布的频率较高,故下图采用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数据表明,在2013年之前,国内主要超市、百货的销售额年增速都在10%以上,2013年之后就开始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7.3%、6.7%,但商务部统计的重点流通企业销售额数据要比国家统计局低一半以上。
实物商品网购增速与超市、百货销售额增速
相对百货而言,2017年以来超市销售额增速下降速度要比百货更快,事实上,超市消费与实物网购的此消彼长关系也是最紧密的。也就是说,过去大家习惯于在超市中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如今很多人不再逛超市,而是直接在网上购置生活必需品。
与超市和百货店销售额增速的持续下降相比,网上零售额增速则大幅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6%、20.3%和30.8%。
按国家统计局这些数据进行推算,2017年扣除实物商品的网购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只有7.5%,而2016年为8.5%,一年内实体店的消费额增速居然降了一个百分点,可见网店对实体店的替代性非常强。
按2018年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考虑当前网购增长势头略有回落,假设2018-2022这五年的实物商品网购平均增速降为25%,扣除实物网购销售额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降为7%、7%、6.5%、6.5%和6%,那么,到2022年,网购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大约要到28%左右,这一比重所对应的居民消费模式的改变将是深远的。
那么,这些年来中国消费增长是否该归功于网购呢?回顾历史,发现2013年网购继续大幅增长,但因为总量比较小,故仍没有被纳入到官方统计之中。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为13.6%,对应的GDP增速为7.7%;如今消费增速降至10.2%,较2013年下降3.4个百分点,但同期GDP增速只降了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尽管GDP和消费增速都在下降,只是消费降幅更大,这至少不能证实“如果没有网购,消费增速降幅会更大”的观点。
网购:对消费者带来实惠是显见的
网购之所以能大幅增长,一定是该模式具有很强的优势,对买卖双方都有利。
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具有以下好处:第一,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同时不受商场的购物时间限制,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第二,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第三,由于网上商品省去租店面、召雇员及储存保管等一系列费用,总的来说其价格较一般商场的同类商品更便宜。
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没有库存压力、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等,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来适时调整经营战略,以此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由于网购具有价格低廉优势,因此,从消费额的角度看,全社会的增速并没有因为网购而增加,但消费品数量的增速应该会大一些。也就是说,居民通过网购,可以用同样的钱获得比实物店更多的消费品,而生产厂家也可以获得更多订单,唯一不利的是中间商。所以,网购实际上是对消费者、厂商和中间商的利益格局进行再调整。
正是由于网购的优势太明显,促使网购用户数量不断暴增。2017年网购用户规模达到5.33亿,较2016年增长14.3%。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整理,2011-2017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快速发展,2011-2017年增加了3.4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8.4%。
网购:对环境的伤害有多大
随着网购规模的不断扩大,网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为网购与实体店购物的最大区别,就是需要有附加的包装物。实体店的商品尽管也有包装物,但网购的包装物是为了运送安全而增加的包装物,由此导致了材料浪费和环保问题。
伴随着网络规模的大幅上升,包装箱、包装袋、胶带等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环保部专家指出,2015年我国快递行业消耗99.22亿个包装箱、169.85亿米胶带、30多亿条编织袋,这些包装垃圾可以摆满近20万个足球场,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重庆、南京、武汉等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电商包裹垃圾增量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因素。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1亿件,同比增长28%;全国全年快递总量创纪录突破400亿,意味着国内快递包裹分发已经进入日均一亿的时代。如果按网购销售额每年增长20%的保守幅度计算,到2022年,全国快递总量就将突破1000亿件,即每天会有2.7亿件包裹被拆开,胶带、塑料袋、包装纸等扔进没有进行分类的垃圾箱里。
据了解,制作快递塑料包装袋的原料一般分为三种:回收料、全新料以及环保料。显而易见,环保料的成本最贵,回收料的成本最低,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厂家选用回收料来生产袋子的原因。医疗垃圾和化工垃圾是这些回收料的主要来源,而不少医疗垃圾没有经过清洗,含有大量潜在病毒和细菌。
此外,快递包装所使用的胶带,主要材质仍是聚氯乙烯,这需要经过近百年才能降解。从中国快递业的爆发式增长的2011年起,包装胶带的用量就从2010年的26%增速跳升到了57%,到2016年依然维持在每年50%以上的超高增速。按2016年2576万公里的包装胶带使用量,意味着它一年可以缠绕地球645圈。
10年前国务院曾专门发文,“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不仅超市、百货不得向客户无偿提供购物袋,连飞机、列车及旅游景点等都不能无偿提供。此文一出,引得全球喝彩,认为中国对“白色污染”的管理走在全球前列。但10年之后,网购带来的包装物污染已经数十倍于实体店购物袋的“白色污染”,这种现象是否值得大家反思呢?
包装物污染环境:如何应对,如何改善?
如前所述,网购业务的繁荣对于消费总量拉动并不明显,当然,对于提高消费者购物便利性、实现快捷消费的贡献很大。但是,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该如何来应对呢?
第一,? 抓紧立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包装物的总体回收率不到20%,而发达国家的回收率在45%左右。从包装物的环保要求看,我国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过去,我国对电子商务的立法大多是为了鼓励发展网购业务,如今,应该从鼓励回归到中性。同时,对于包装物的环保要求和回收要求等尽早进行立法。
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立法较早,如德国在90年代就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对传统塑料袋征收1.27欧元/公斤的绿点税,而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免税;日本1995年提出,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市政府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英国立法中规定,包装物在满足商品卫生安全外,不得添加过多包装——在过去20多年里,英国商品的包装重量减少了40%。
第二,物流部门应更多采用标准化的配送载体,如可反复使用和回收的标准化包装物,类似于微型的集装箱,比如,制作不同尺寸大小的铝合金盒子,尽可能减少一次性使用的包装物。此外,对包装物的回收,激励机制不可或缺,无论是押金制,还是返还积分、赠送折扣等,都值得探索和推广。
第三,加大对网购的环保宣传力度,加强执法检查,提高环保法律的执行力。例如,有关垃圾分类的法规早就有了,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在日本,连废弃的瓶子与瓶盖都能做到分类摆放和回收,而我们在垃圾分类上的进步实在太慢了。
有时,经常会在路上看到“分类垃圾箱”,但其标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或“可回收,不可回收”,这类标识很不人性化,很多老百姓不懂专业术语,究竟什么是无机的,什么是可回收的?
总之,网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在居民生活垃圾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权衡当前网购对经济发展、生活便利贡献与网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之间的利弊,我认为是弊大于利,要使网购利大于弊,就必须加紧立法、加强环保。
此外,如今某些超大型线上零售平台正大肆并购百货和超市,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业零售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把渠道和平台都打造成巨无霸,实现平台为王和渠道王的统一,对消费者而言,是利是弊很难说。总之,全社会应予关注,过度垄断同样会造成社会成本的大幅提高。
作者简介: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