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中国,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text

编者按:今年以来,《中国日报》共发表了40多篇《经历》系列报道,讲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华外国人的故事。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些人,听听他们的最新经历。

来自伊朗的西纳·卡拉米(Sina Karami)在湖北省武汉市工作,他已经来中国两年了。 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29岁的西纳·卡拉米(Sina Karami) 两年前偶然成为了湖北省会武汉市的一名咖啡师。

2018年,来自伊朗的卡拉米在武汉留学,当时他和朋友们在光谷步行街散步。一家名为瓦坎达的新咖啡馆正在兴建。

咖啡馆老板对卡拉米的外表印象深刻,问他是否对咖啡感兴趣,是否想在这家咖啡店工作。卡拉米曾在伊朗卖过咖啡,他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

“在来这里之前,我对中国和汉语一无所知。我很好奇这个国家近年来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所以我就来看看。”他说。

“学了一个学期的中文后,我想,如果真想体验这个国家的文化,比起在校园里,我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学习。”

被邀请到这家咖啡馆工作后,卡拉米离开大学校园,拿到了工作签证,成为了瓦坎达的一名全职咖啡师。

这家咖啡店是一家成立两年的初创企业,在武汉市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袭击时,每天免费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约500杯咖啡。

1月23日,为了遏制新冠肺炎的传播,武汉封城,瓦坎达的门店也被关闭了。

这家位于光谷的咖啡馆在封锁实施三天后重新开放。

20多岁的田亚珍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她决定让湖北省中医院附近的这家店继续营业。她说,很多医护人员白天或下班后会来店里买咖啡。

“和许多公司一样,因为疫情,我们面临着现金流的挑战,甚至是破产的风险。我想把最后几杯咖啡送给我们的老顾客,”她说。

卡拉米是自愿提供帮助的七名员工之一。他的母亲每天都给他打电话,要他回伊朗,但他选择留在中国。

“毕竟,我的很多朋友都在中国。我还担心一旦回伊朗就得过很长时间才能再次来中国,”他说。

截至今年4月,这家咖啡馆在两个月里向医务工作者捐赠了大约4万杯咖啡和其他饮料,杯子上写着鼓励的话。“我们想让他们高兴起来,”卡拉米说。

一名医生在网上评论说,许多商店都因为担心感染而拒绝向医院发货,但这家咖啡馆自愿帮忙,这“非常令人感动”。

在媒体报道了这家咖啡馆提供的帮助后,许多网友通过在网上为医务人员订购咖啡来表达对他们的支持,总共支付了大约300万元人民币。这家咖啡馆将这款咖啡命名为“武汉拿铁”。

卡拉米说:“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力量,他们愿意相互帮助。我与伊朗人民分享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行动。”

他现在管理着瓦坎达的另一家分店,在那里他每天工作很长时间。顾客也会来这里购买“武汉拿铁”。

卡拉米说,在未来几年他想留在中国,并可能与他的老板一起去福建省厦门市,以扩大业务。他补充说,他想提高自己,以帮助更多的人。

新西兰人莎伦·弗雷泽(Sharon Fraser)决定在疫情期间留在重庆。 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重庆

在重庆,酒店经理莎伦·弗雷泽(Sharon Fraser)正忙着为假期做准备。

她说:“我们本来有很多人已经预订了圣诞节和新年晚餐以及派对。”

但这位新西兰人表示,由于今年一月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春节期间的商业活动被终止。

弗雷泽是重庆解放碑皇冠假日酒店总经理,在疫情发生后,她决定留在城市照顾客人和员工,并且希望能降低酒店的运营成本,尽管新西兰建议其在华公民回国。

在她辛勤的工作下,弗雷泽带领酒店渡过了困难时期,并于3月3日获得了恢复营业的批准。

她表示,自己很庆幸能在疫情爆发后留在中国,并补充道:“我非常感谢政府对我们的良好照顾,他们做得非常好。”

3月15日,重庆市最后一名患者在疫情爆发55天后康复出院,宣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清零。

据多方消息,截至周二上午,重庆共有590例确诊病例,其中6例死亡,584例康复。

在疫情爆发之初,这座拥有3000万人口的城市面临着一场疫情防控的严峻战斗,因为重庆与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有着密切的交通联系。

弗雷泽说:“在春天,人们仍然非常谨慎,但当夏季到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已经稳定了一段时间,他们开始外出、购物和聚会。”

她说,为了确保疫情期间客人和员工的安全,她的酒店所在的洲际酒店集团推出了洲际酒店清洁承诺,其中包括深度清洁和消毒程序。

到目前为止,酒店还没有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在北京和上海生活过之后,弗雷泽于2011年搬到了重庆,在那里她立即有了家的感觉。她喜欢在城市的老城区散步,也喜欢做瑜伽和普拉提。

她说:“我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酒店的生意也在改善。”

尽管明年的前景仍不确定,弗雷泽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重视了很多我们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能保持健康、快乐和忙碌。”

杜什扬·库马尔(Dushyant Kumar)是一位在广东深圳工作的印度电影摄影师。 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深圳志愿者

今年2月,当疫情在中国达到高峰时,居住在广东省深圳的印度电影摄影师杜什扬·库马尔(Dushyant Kumar)有机会返回自己的祖国。

然而,他拒绝了这个机会,选择留在中国。

库马尔说:“我只是忙自己的事,只要有时间,我也会做一些志愿者工作。”

“2月5日,印度大使馆联系了我,要求我返回印度。很多人都想回去,但我觉得这是个坏主意。”

上个月,深圳政府的一名官员联系了库马尔,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这非常非常感人。我只是一个没人认识的普通人。没有一个国家——即使是我自己的国家——会做这样的事。”

他补充说:“这是一场战争,我要和中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

库马尔从2月17日开始在他的社区从事志愿工作。

今年3月,他开始在深圳湾口岸一线担任志愿者,深圳湾口岸是香港入境人员的入境口岸。

当时,感染病毒的风险很高,他不得不穿上防护服。

由于在工作时脱下防护服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他不得不一整天都穿着尿布,并且不吃东西。

“我无法想象中国的医生和护士工作得有多努力,”他说。

第一次在该港口工作之后,他不得不被隔离14天,然后开始他的第二次工作。

库马尔在港口帮助了数十名来自俄罗斯、美国、泰国和英国的外国人。

“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很好,人们之间互相帮助,这真的了不起。”他说。

他还说,他参观了一个社区,在那里的前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如果你有困难,我们可以伸出援助之手。”

出于好奇,库马尔问一名保安,如果他遇到麻烦,是否真的能得到帮助。

这名保安回答说:“如果你需要,我们会尽我们所能提供帮助。如果你家里没有吃的,我们会给你送些吃的。”

库马尔说:“我在英国长大,去过很多国家,但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感人的经历。”

为了分享他在抗击病毒方面的知识,他制作了一部关于人们如何保护自己的纪录片。该视频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这部纪录片在印度、意大利和俄罗斯的反响特别好,”他说。

库马尔对他在新德里的家人仍然感到担心。在新德里,病毒仍在肆虐。

“我告诉他们我从中国学到的在家里自我隔离的经验。如果他们必须出去,他们应该充分保护自己,就像我的视频展示的那样。”

库马尔认为,保持社交距离非常重要,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他说,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帮助人们,他们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比如在家里隔离以及在任何时候去公共场所扫描健康码。

“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他说。

库马尔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罗湖区的办公室和大鹏区的家之间乘坐公共交通,总共要花4个小时。

虽然路途很累,但他说他很开心,因为他可以每天和妻子在一起。“每天都像过情人节一样,”他补充道。

周末的时候,他在家帮妻子做饭或听她唱卡拉ok。

“我在中国很开心,”他说,并且他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只要你遵守法律,”他说。

库马尔说,他想制作更多的视频,告诉外国人在深圳的理想投资机会和前景广阔的城市。

Giuseppe Bigatti是上海仁济医院的意大利医生。 图片提供给《中国日报》

原文请见12月31日《中国日报》头版转2版,链接:Expats remain to help nation combat virus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