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沈楠、林德韌、李錚)每逢奧運談首金,這套路再熟悉不過了。
按照四年一次的節拍,射擊定時定點成為熱門項目,這是國際射聯費盡心機經營的好局。而對中國射擊來說,奧運“首金”曾經是情懷、是情結,是額外的榮耀和獎金,也是壓力山大的罪魁禍首。
坦白說,如果就站在奧運的門檻上去理解“首金”那格局實在是小了點。揣著這種別人家想要都要不來的資源,中國射擊當真該站高一點,看遠一點,換換思路,想想奇招了。
國際射聯的心機
對於“四年火一次”,國際射擊運動聯合會是很享受的。秘書長施賴伯曾經說,奧運“首金”是射擊運動的榮耀。
這種榮耀得來絕不是偶然的。射擊確實有先天優勢——單項出金效率高,但是國際射聯也沒少花心思,把國際奧委會的工作做到位之外,在賽程安排上頗有心機。
從1988年首爾(漢城)奧運會開始,雷打不動地以女子10米氣步槍開場。一是因為“快”,資格賽加決賽,算上中間的休息準備,兩個半小時搞定。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個開賽的是男子50米手槍慢射,當時沒有決賽,也要花兩個小時。這還不算,射擊9個比賽日中有8天都是9點開賽,只有首日比賽被安排在早晨8點半開場,在確保最早出金之餘,甚至預留了“讓子彈飛一會兒”的時間。
二是因為“新”。1984年,奧運會射擊比賽進行了兩項歷史性變革,首次設置女子項目和10米氣槍項目,目的是吸引更多玩家和看客。氣槍相對而言門檻較低,適合青少年入門,而女選手的加入除了兌現男女平等之外,還能產生“女人與槍”這種自帶衝突感的獨特視覺效果。1988年增加更適合電視轉播的決賽環節之後,把女子氣步槍推到第一個項目,顯然是實現改革效果最大化的明智選擇。
難以割捨的附加值
國際射聯為什么那麼看重“首金”?顯然不是“榮耀”二字就可以解釋的。
這個時代的體育運動,沒有什么靠吃老本就能高枕無憂,射擊這種現代奧運會的創始項目、元老項目一樣要在市場裏搏生機
對競技射擊來說,有一些劣勢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對場地、器械、裝備要求高;第二,開銷大,一般人玩不起;第三,沒有對抗,畫面單一,外行觀眾很難看出熱鬧來。
除了奧運會之外,射擊比賽的媒體關注度非常一般。四年一次的世錦賽水準夠高規格夠高了,然而並沒有什么票房,因為幾乎不賣票,也沒有什么混合區、發佈會,因為記者太少,圍觀群眾還基本都是圈裏人。
國際射聯現在雖然不差錢,但危機感還是有的。這些年他們在媒體傳播和賽事改革方面動靜不小,而卡住“首金”位置是一項長期重要的“政治”任務,因為這個位置具有無法忽視的存在感,不管從歷史經驗還是流行邏輯看,高收視和媒體曝光率都是內在價值變現的條件。
當然,對奧運會來說,相對穩定的“首金”能製造一種儀式感,在接軌潮流的同時保留一些傳統,是一種文化最智慧的生存方式。
中國槍手的悲喜劇
對中國射擊來說,奧運“首金”附加值的計算方式更加簡單直接。首先,射擊運動在中國體育史上的重量級地位就拜“首金”所賜。1984年奧運會男子50米手槍慢射最早決出金牌,為射擊和許海峰這個名字成為體育史通識創造了最基本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首金”和中國文化一拍即合,產生了額外的化學反應。中國人熱愛“開門紅”、“好彩頭”,於是首金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不用諱言,很長時間以來,這種差別直接體現在獎金和其他有形的收益上。
不過,在“奧運爭光計劃”的時代背景下,“首金”的另一面是為整個代表團打開局面的壓力。關於射擊和首金的悲喜劇就是這樣來的。為人熟知的一系列故事從悉尼奧運會的趙穎慧開始,被冠以“天才”的少女在奪冠大熱的重壓下崩盤,更讓人唏噓的是直到8年之後,“首金”還是她跨不過去的坎;杜麗的故事也足夠跌宕起伏,2004年一戰成名,但霸氣如她到2008年也沒能扛住舉國的目光和內心的渴望;2012年的首金成就了易思玲,但她後來承認那種泰山壓頂的感覺真不是人受的,光“首金”這兩個字就是敏感詞。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話題禁忌”,是因為對中國體育界來說“首金”只是四年一場的比賽,他們只看中金牌以及隨之而來的直接收益,所以一切的辦法都是為了拿到這塊金牌。
吃好這塊“餡餅”
裏約奧運會之前,將要出戰的杜麗和易思玲一反以往,大方談起“首金”,這很大一部分要歸因於她們都是“老司機”,但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金牌在中國體育字典中的定義正在發生微妙變化:卸掉一些超越本身的責任,也不再是衡量中國體育成績的唯一標準。
在這種背景下,“首金”的直接附加值必然會明顯縮水,那麼中國射擊還能指望從中得到什么呢?
看看國際射聯,他們不遺餘力地佈局首金,希望收穫的當然不是“首金崇拜”,而是一個有利於射擊長遠發展的契機。這個布好的局,對於在中國發展更不容易的射擊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怎麼吃好這個“餡餅”,並把它的營養最大化,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從目前情況看,中國射擊界還沒有擺脫固化的思維和行事模式。對“首金”的理解雖然有一點進步,但離質變還有相當的距離。比如臨近裏約奧運的備戰階段,所謂的公開訓練並沒有通過總局宣傳司廣而告之,開放程度大打折扣。事實上,只有盡可能延展其時空涵義,並做好整體的包裝行銷,“首金”效應才能充分發酵,奧運前的預熱同樣是黃金廣告位。
和其他項目一樣,射擊運動也很快要面臨體制改革,中國射擊的管理者絕不能再躺在“奧運爭光計劃”的沙發裏。嚴格的槍支管控加上項目開銷大,一旦被推向市場,中國射擊恐怕將面臨嚴酷的生存環境。本來手裏好牌就不多,“首金”這張牌就更應該好好打。
要是說船大難調頭,看看120年曆史的奧運會,都在大刀闊斧地改革。現在不是改還是不改的問題,而是遲早要改。簡單通俗點說就一句話,你不弄潮,潮就可能把你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