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在利馬舉行的201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上,人民幣能否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一如預期地成為熱門話題。與會專家和官員表示,外界存在對於人民幣“入籃”的預期,這與全球經濟格局當今的發展變化相符合,也契合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改革的趨勢。
技術評估基本結束
會議期間,人民幣能否通過IMF董事會評估的問題被屢屢提及。IMF總裁拉加德9日在記者會上說,將在“不久的將來”公佈人民幣是否會被納入SDR貨幣籃子。
她說,目前IMF對SDR貨幣籃子是否應該將人民幣納入其中的技術評估已基本結束,正在敲定最後的評估建議。根據程序安排,IMF將在2015年底之前向其董事會提交這一技術評估報告。
新的SDR貨幣籃子生效時間已延遲到2016年9月,以便給各國央行和市場留出時間來進行相應的調整,“包括計算機系統的調整在內”。
特別提款權是IMF於1969年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其貨幣籃子的構成和權重每5年進行一次評估。目前SDR貨幣籃子包括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在2010年的評估中,IMF認為人民幣尚未達到“自由使用貨幣”的標準。今年7月,IMF宣佈將新的貨幣籃子生效時間從今年年底推遲至明年9月。
IMF副總裁朱民8日在利馬IMF和世界銀行年會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IMF在綜合考慮中國的貿易地位、經濟大國地位和人民幣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很認真地討論如何對中國定位”。IMF每5年對SDR進行一次重新評估,“不考慮別的貨幣,只考慮人民幣,本身就表明瞭人民幣的重要性。這個過程還在進行中”。
“入籃”有助提升SDR代表性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能更好地反映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SDR貨幣籃子的代表性相對下降,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將會增強SDR貨幣籃子的代表性,也有利於SDR的穩定和保值。
經濟學界也認為,人民幣是否納入SDR貨幣籃子,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重要步驟。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日趨增加。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高級副行長考希克·巴蘇說,從中長期來看,中國依然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朱民認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貿易比重也非常大,中國貨幣的國際地位應相應提高。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貨幣能否走出去,作為交易貨幣和貿易清算貨幣,對中國的金融穩定和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而反過來,如果IMF將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也將是IMF首次將一個新興經濟體的貨幣作為儲備貨幣,這將是新興經濟體貨幣在國際舞臺地位得到認可的表現,為IMF提供一個改革和推動其包容性提升的機會。
納入SDR籃子的貨幣通常被視為避險貨幣,獲得此地位無疑也將增加國際範圍內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對人民幣的使用。因此,人民幣加入SDR意義重大。
人民幣國際化是“持久趨勢”
自2009年中國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已經顯著提高。IMF報告認為,自2010年SDR評估後,人民幣在國際使用中取得“顯著進步”。人民幣的國際化使用日益增加,而且這是一種“持久趨勢”。
中國2013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也是世界第三大服務貿易國。世界貿易組織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出口占全球12.37%,高於美國的8.57%、德國的8%和日本的3.6%。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比例顯著提高。
目前全球各地已有近20個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並且中國央行已與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根據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以價值計算,8月份人民幣首次超過日元,成為第四大支付貨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所佔市場份額達到2.79%。
今年5月,IMF承認人民幣不再被低估。IMF亞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馬庫斯·羅德勞爾在利馬說,中國正在轉向“一個更開放、靈活、更基於市場條件的匯率制度”。
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說,中國日前宣佈採用IMF數據公佈特殊標準(SDDS),這表明中國提高數據發佈要求標準的強烈意願,是中國和IMF重要合作進程中又一個里程碑。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政府採用這一標準,將提升數據公佈的透明度,增強與國際數據的可比性,這也將有利於人民幣被納入SDR貨幣籃子。(新華社記者梁君茜 王正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