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會給香港帶去大繁榮機會嗎?

澎湃新聞

text

【亞太日報訊】千呼萬喚始出來,“深港通”終於靴子落地。

8月17日,恒生指數收報22799.78點,小幅下挫111點或0.48%。其中,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港股券商板塊。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深港通有利於提振券商業務,增加傭金收入,但“利好”兌現之下,券商股卻全線暴跌。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領跌,暴跌9.52%,海通國際(00665.HK)大跌7.29%,中信證券(06030.HK)等內地券商H股跌幅均超過3%。香港本地券商也未能倖免,耀才證券金融(01428.HK)跌7.20%。

此外,與深港通最密切相關的香港交易所(00388.HK)也重挫4.69%,創下2016年1月20日以來的7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香港華富嘉洛證券資產管理副總裁盧駿匡認為,深港通獲批,港股夜盤期貨先升後跌,已經埋下伏筆。8月17日的市場表現是一個“反高潮”,投資者趁好消息出貨離場。

可見的是,第三季度以來,恒指節節攀升,不斷刷新年內新高。7月份以來,恒指累計漲幅達10%,並在8月16日觸及23000點大關,這是2015年11月以來的第一次。

市場關心的是,深港通一旦開閘,對港股究竟影響幾何?在不斷上揚的港股市場上,內地投資者是否仍有機會?

光銀國際投資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短期看,深港通的消息並不會讓港股成交量大增。一方面,深港通早就在市場預期之內,且已經被炒作了一陣子;另一方面,真正落實還需等到4個月以後,屆時的市場環境仍是未知之數。但長遠看,一定是利好。

滬港通深港通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俠客島”援引香港資深投資顧問的分析稱,“滬港通-公募資金南下-深港通-自貿區”是這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開端”,“港股的機會是巨大的,香港將迎來它歷史上的最後也將會是最大的一次繁榮”。俠客島稱,要知道,滬港通之前,港股日交易量僅六七百億港元,而在之後,則一舉突破2000億港元。同時,香港股市較A股普遍折價50%的低估值公司,是推動股市上漲的重要因素,公募資金的南下起到了示範作用,表明內地投資人已經將眼光轉向香港。在去年4月時,內地券商香港子公司,基本開戶量較去年同期就有10倍以上增長。

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簡稱,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該管道,買賣對方交易所上市的部分股票,機制與2014年11月17日開通的滬港通相類似。

新的投資管道開啟,對內地投資者而言,可以投資的港股標的範圍又再擴大。

從資金流動上看,除了8月1日港股通淨流出3億元,8月份以來的交易日,港股通都是資金淨流入狀態。8月17日,港股通額度使用11.14億元,占比超過10%。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看好港股市場對內地投資者的吸引力,他以滬港通為例,認為港股通額度使用呈現明顯遞增趨勢,反應資金南向的興趣在慢慢增加。他說:“不單是個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一些香港的股票,很多的機構投資者,很多基金都成立了這種產品,開始利用滬港通,未來就是深港通。這裏面會有一個分散投資的動力。”

在他看來,深港通打開之後,南向資金也會比北向更加活躍,理由是,港股的估值要比A股便宜得多。

高挺說:“小盤股內地投資者比較喜歡,成長性比較好,估值比較高的那些領域,大家一比就比出來了,估值差異非常大,深圳這邊估值較高,如果深港通開通,在可以買入的範圍內,如果港股估值比較便宜,吸引力會增加。”

滬深兩市股票構成相距甚遠,深市約有25%是科技類上市公司,民營企業占總市值的75%左右,而滬市科技企業僅占1%,國企占75%。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市場董事總經理施斌也表示:“香港上市的小市值公司市盈率水準比起深市要低得多。經濟再平衡對投資者來說仍然是一個好機會,尤其是新經濟板塊。”

對於港股後市,林樵基預測,恒指在23000點會有阻力,但機會仍在。同時,他推薦內地投資者留意品牌知名度高、國際業務多的港股,以及香港地產股。

“香港地產股最近表現非常好,九龍倉6月份以來的升幅超過20%,因為住宅價格有所回升,寫字樓業務持續火爆,且美聯儲加息預期溫和,我預計最快也要等到12月份,所以買樓的投資客不會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