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2015年8月中旬,IPP智庫調研組對北京的九家智庫進行了深入調研。這些智庫包含了當前較為知名的官方智庫,高校智庫和社會智庫。通過面對面的訪談和交流,我們對當前各類智庫尤其是高校智庫的現狀和困境有了深刻的瞭解。總體來說,對智庫的考察可以從人才結構,經費結構,成果管理,影響管理和制度環境等方面入手;其中,又以智庫人才為關鍵。
智庫是以政策研究為主業並以影響公共決策為目標的機構,能否做好政策研究並產生決策影響,取決於其是否擁有一批穩定而優秀的智庫人才。以這次調研的智庫為例,但凡有較大影響力的,都是那些擁有專職的研究人員並且人員相對穩定的智庫。比如人大重陽,剛成立兩年多就擁有30名專職人員,其中有一半是專職研究人員,能夠持續地關注該智庫所確定的研究議題。而有些智庫幾乎沒有自己的專職研究人員,或者人員流動性比較大,很難形成自己的政策主張並產生影響。
大致而言,智庫人才由兩部分人構成,一是研究人員,二是行政人員。研究人員中,學術帶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智庫的關係網絡和影響力。從北京的幾家智庫來看,大多都由有一定名氣的專家學者坐鎮。除了學術帶頭人,一個相對穩定、老中青相結合的研究團隊對於智庫的可持續發展也不可或缺。研究團隊的人員構成主要有三種,一是智庫自己聘用的專職研究人員,二是外部專家網路,對於高校智庫來說,還有第三類研究人員,即博士、碩士研究生。
北京的智庫幾乎都呈現出“小機構、大網絡”的特點,非常重視對外部專家網路的運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受制於編制限定,不能大量增加研究人員,所以經常邀請各類專家參與其課題研究。而對於高校智庫來說,其重要優勢在於能夠充分利用研究生的力量。清華國情研究院注重組織研究生團隊,形成了分工合作的小班制度,即“博士班”“碩士班”“寫作班”“課題班”等,即使學生畢業之後,依然能夠結合其工作崗位進行團隊研究。
行政人員主要負責人事、後勤、媒體與資訊等,是智庫運行不可或缺的潤滑劑。需要著重指出的是,北京智庫在人才佈局中非常重視發揮媒體與資訊的作用。智庫的影響力,從根本上講來自於智庫的政策研究能力;然而,媒體傳播對於擴大智庫影響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意味著智庫應當有一個媒體經驗豐富的宣傳團隊。以人大重陽為例,其資訊中心有專職人員6人,資訊中心的總編輯從事傳媒工作20年,歷任編輯、記者、評論員、編委及報刊主編等職;在接受我們訪談結束後,幾個小時內人大重陽就在其微信平臺上發佈了此次訪談的基本資訊。
從北京的調研情況來看,當前智庫建設的人才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很多智庫缺乏專職的研究人員,其研究主要依賴於外部專家,很難形成穩定的研究積累。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優秀人才對於智庫機構的可持續性缺乏信心,另一個原因則是智庫機構為了控制人才引進成本。中外合辦的高校智庫,尤其缺乏專職研究人員,結果只能發揮服務平臺的作用。
第二,很多智庫的人員流動性較大,甚至領頭人也頻繁變更,研究團隊不穩定,行政團隊也不穩定。這對於智庫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編制對於智庫人才的困擾。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個大方向是去編制化,然而這對於新型智庫吸引人才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客觀而言,雖然穩定的編制與研究成效的相關性眾說紛紜,但是從官方智庫的調研來看,有編制的研究人員確實容易出現動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評上副高、正高職稱之後更為明顯。然而,對於新型的智庫來說,由於普遍採取合同制的方式,其在吸引優秀人才方面往往敵不過傳統的能夠提供編制的機構。
第四,對於高校智庫來說,還存在另外一個問題,即職稱評價標準的問題。當前高校的職稱評定標準往往以學術發表為主,智庫的研究成果很難進入評價體系,結果導致高校智庫的研究人員只能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學術文章的發表上。當然,如何評判智庫的政策研究,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如果僅僅以批示為政策研究的評價標準,很容易導致新一輪的學術權力尋租。
總而言之,如何留住智庫人才是智庫建設的核心戰略。首先,要進一步創新人事制度,結合編制制度與合同制度的優點,既給予研究人員相對穩定的研究環境,又能夠激發其研究動力。其次,要探索適合政策研究的評價體系,不能簡單以學術發表或批示來進行評價,而要結合政策影響、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進行綜合評價。最後,智庫要有意識地培育自己相對穩定的研究團隊和行政團隊,並形成有效的團隊合作模式,塑造適合自己的智庫文化。(完)
本文為IPP評論原創稿件,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為副研究員林輝煌。文章版權歸IPP所有。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