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近日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潘功勝在專訪中回應了多個市場關心的話題,他指出,中國外匯管理政策不會後退,更不會走回資本管制的老路。
他指出,總體上看,無論是以外匯儲備的絕對規模還是以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中國外匯儲備都是十分充足的。目前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正在向均衡狀態收斂,跨境收支的基礎依舊十分穩健。
“我們堅持一個原則:打開的窗戶不會再關上。”他說,近年來資本項下直接投資逐步實現基本可兌換,證券項下資本可兌換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趨勢不可更改,因此中國外匯管理政策不會後退,更不會走回資本管制的老路。
他還表示,在外匯政策的執行上,中國將依據現有的外匯管理政策,依法依規進行管理,加強對交易的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打擊外匯領域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外匯市場的健康穩定運行。
他說,針對企業虛假對外投資、虛假利潤匯出、偽造構造貿易背景騙匯、個人分拆購付匯、非法買賣外匯以及假借貿易或投資管道對外轉移資產等違法違規行為,外匯監管部門將強化監管和打擊。
他認為,2016年以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出現了一些不夠理性的傾向,一些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帶有很強的盲目性。為了使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加健康、有序,監管部門有必要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引導。
不過,他強調,中國政府支持國內的企業,特別是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
對於吸引外資形勢,他較為樂觀,中國利用外資的結構繼續優化,品質有所提高,流入服務業特別是高附加值服務業以及高技術製造業的外資繼續增長。隨著中國外資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中國對外投資開放的領域將進一步拓寬。這將為外資流入注入新的動力,中國仍將是對外資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2017年吸引外資將繼續保持在高水準。
推動流入端外匯政策改革的有利時機
“從各方面的情況看,現在確是推動流入端外匯政策改革的重要時間窗口。”他表示,將基於戰略的角度繼續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應該說目前是流入端政策改革比較好的時機。
2016年以來,央行、外匯局出臺了一系列外匯管理改革措施: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全面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深化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管理改革;進一步便利企業資本項下結匯等。
他說,“我們的舉措既要有利於眼前,更要有利於長遠,既要推動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又要有利於當下外匯市場供求關係的平衡。改革需要尋找時機和推動的窗口,找不准時機,會在政策層面和社會層面都遇到較大阻力。”
外儲波動屬正常,無需看重整數窗口
近階段外界對中國外匯儲備持續下滑,最近更是跌破3萬億美元表示擔憂。他回應稱,外匯儲備是一個連續變數,在複雜多變的經濟金融環境下,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需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窗口”。中國外匯儲備規模迄今仍是全球最高水準,國際支付能力總體較強。
根據最新統計,截至201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約占全球外匯儲備規模的28%,位居世界第一,明顯高於排名第二位的日本(1.16萬億美元)和其他國家。
他說,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算是合理水準,國際和國內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需綜合考慮本國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能力、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傳統上使用3-6個月進口額或100%短期外債等指標衡量,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有工作論文建議以綜合指標衡量。
“總體看,無論是以外匯儲備的絕對規模,還是以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都是十分充足的。”他說。
中國央行上周二公佈,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29,982.04億美元,跌破3萬億美元關口,並創2011年2月以來新低;環比減少123.13億美元,為連續七個月下降。
“我國外匯儲備仍然充足,並且外匯儲備在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策略下,不同貨幣和資產之間有效發揮了此消彼長、風險對沖的效果,這是我國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跨境資本流動最終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對此我充滿信心。”他認為。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