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政府命”的上海自貿區 韓正坦言未來兩年改革更難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 李哲】一年多時間已過,對於中國改革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而言,有成就亦有不足。由於“獨特稀缺性,上海自貿區必然讓外界抱著很高期待,但客觀來說,用一年多的時間來衡量其成敗還稍顯不夠。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在日前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所談,“中央給上海三年時間試出一整套制度成果,全國人大法律授權也是三年,到2016年的9月30號。因此,上海自貿區是成或敗最終還需要後續時間來檢驗。

韓正指出,上海自貿區成立至今在制度創新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中國改革30多年以來,建過很多開發區,但以前所有開發區的共同特點,就是劃一個區域,確定為開發區,給優惠政策。而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沒有特殊政策,就是制度創新。由於是制度的創新,人們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

上海自貿區是“革政府的命

韓正說“制度創新是全新的一種創新。“我們講,要建立和國際通行規則相適應的投資貿易管理制度。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以審批為主,審批一直從計劃經濟體制慢慢延續下來,改革開放以後,有很大的改變。但是我們現在審批得太多了,而且這個審批也不夠透明,造成很多問題。這個就是政府和市場如何處理好關係。我們這次改革,說到底是革審批的命。革審批的命,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革政府的命,是把這種政府不該管的還給市場,還給企業。所以,這是一種制度創新,而不是很直接的優惠政策,因此會產生一種不同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過去我們大企業服務比較好,小企業對我們意見比較大。這次制度創新改革,一視同仁以後,小企業反應特別好,中小企業反應特別好,原因就在於此。

韓正指出,一年前設定的上海自貿區,現在實際執行的情況,符合預期,甚至會略好於預期。當時開始時,實際上並沒有設計出這麼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後來也是在實踐中,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要求,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共同幫助下,一方面是探索,一方面是深化。中國改革歷來的方法,就叫改革先試點。中國情況太複雜,地區和地區之間差距太大。行業和行業之間差距也太大。

上海自貿區的核心意義在哪裡?在韓正看來核心意義就是要處理好這樣一個問題——市場和政府的關係是什麼?現在政府管理的一套模式,並沒有完全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係。政府的職能轉變,並沒有完全到位。而這一套制度的創新,實事求是講,有相當部分對現在的管理制度是顛覆性的,是顛覆性改革和顛覆性的創新,難度也在於此。

作為上海自貿區執行層面的最高官員,韓正此番對上海自貿區的公開表態,實際上是給予了上海自貿區當下 “成敗論爭議的最大支持。而從目前市場上多數觀點來看,無論是外界,還是上海本土,都對當下上海自貿區的改革進展以及改革方向存有疑慮。

金融改革不到位低於預期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潘英麗認為,自貿區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取得較為明顯的進展。但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放成效尚不顯著。

潘英麗具體分析,一是沒有很好認識和把握自貿區改革開放的戰略重點和突破口,因此在金融改革試驗方面基本上是事倍功半或勞而無功。二是沒有足夠顯現出與金融監管部門、全國人大財經委、法制委有效溝通、尋求支持合作推進改革試驗的意願和能力。這可能也和戴本人缺乏金融背景,自貿區改革實踐的理論準備不足有關。三是思想仍然相對保守,開拓進取的闖勁不足,而成績的總結與宣傳有點華而不實。

據瞭解,上海自貿區目前在金融改革方面主要聚焦四個方面,一是放寬了市場准入,內外資銀行可在自貿區內設立分支機搆,民營資本可設立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二是設立對國際投資者開放的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繼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落戶後,包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黃金交易中心開業,清算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等機構都在探索設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的交易平臺。三是在促進企業跨境投資和人民幣跨境使用。國內企業,可以到香港等境外人民幣市場籌措資金用於海外投資或在自貿區內使用,由此可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至今已有70余項民間對外投資在自貿區備案。四是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已在區內和上海市範圍內放開。

對此,潘英麗認為,這些改革舉措尚未顯現實踐效果。落戶自貿區的企業和金融機構未能感覺到相關政策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業務發展機會。離岸業務該如何發展也不甚清晰明瞭。各類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建立後是否能夠出現交投活躍的情境並正常發揮其市場功能更是不得而知。市場對自貿區金融改革開放試驗感到失望或者說實際進展與人們的預期仍存在較大的距離。

上海財經大學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陳波也認為,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低於預期,一方面是中國央行上海總部(自貿區金改的主要領導者)強調金改只是一眾改革中的輔助專案,並非重點;另一方面是自貿區業者普遍反映金改已落地的政策低於預期,但是另一邊自貿區金融類企業的註冊和投資非常踴躍。這些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只是對一個事實的最生動反映:金融改革必須為實體經濟服務,所以它是輔助性的;但是它的改革遠落後於實體經濟改革,成了所有改革的短板,所以對短板的改革,哪怕只是一小步,都吸足了市場眼球。

負面清單存在嚴重的外延問題

除此之外,陳波對於上海自貿區目前最被外界看好的“負面清單改革也不甚滿意。

他具體指出,負面清單雖然已在上海自貿區試行了兩個版本,套用美國商務部長的評論,就是負面清單的改革是朝著正確方向前進,但是目前的版本(2014版)仍不足以達到中美BIT談判的條件。究其原因,首先,中國負面清單相較於美日等主要發達國家的而言仍然存在涵蓋面過大、分類定義不清晰等問題。其次,除了內涵問題外,中國的負面清單還存在嚴重的外延問題。負面清單含義,是凡是外商的投資沒有觸及清單條款的,將被給予准入前國民待遇。問題則在於中國的民營企業往往被作為二等公民看待,享受不到許多國有企業在市場准入、融資、經營許可等方面的諸多優惠,也就是中國連自己的國民待遇問題還未充分解決,又如何保證外資的國民待遇?

為什麼上海自貿區會備受爭議?其實不難理解,作為全國經濟改革的以及政府體制改革的唯一“試驗田,上海自貿區肩負了全國深化改革的重要使命,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尤其當下還有十餘個區域正在翹首以盼申報自貿區,上海自貿區被緊盯在情理之中。

未來兩年的改革进展更艰难

韓正在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也間接回應了上海自貿區成敗論。

“一年來,我們是滿意的,但是我們覺得還不夠,有些該進入這張工作單子的,沒進入,是我們概念設計得不夠。要進入這個工作單子,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就是2015年的任務,還有2016年的任務。中央給上海三年時間試出一整套制度成果,全國人大法律授權也是三年,到2016年的9月30號。

以此來看,判定上海自貿區的成敗與否,目前還僅走了1/3的歷程,在此階段做結論顯然並不合適。

不過,對於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的缺位,韓正也給出了明確改革時間表。他指出,2015年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上海自貿區人民幣跨境的結算沒有問題。但是外幣的結算,還沒有放開。放開是早晚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以漸進、有序的方式,允許自貿區內合格的個人開設資本帳戶。

同樣,針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阻力,韓正坦言,在自貿區建立的過程中,確實感覺到政府的大多數部門都承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或衝擊,要政府轉變職能。總體上講,2014年過渡的是比較好的,更難的工作在明年和後年。

上海自貿區何謂成功?他認為,越多的地方推廣複製,就說明上海自貿區成功了。推廣的越快,推廣的地方越多,就說明上海自貿區成功了,就說明上海自貿區所探索的制度,可以複製、可以推廣,是成功的,是全國認可的。

目前,上海自貿區的部分改革措施正被全國一些海關部門先後複製,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海自貿區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必須說明的是,雖然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上海自貿區要在全國複製,其他區域申報自貿區的熱情也普遍高漲,但決策層對自貿區的審批依然偏向謹慎,這種謹慎背後,更多也是來自上海自貿區的改革不到位,因而,若加速其他自貿區批復的話,則缺乏可成功複製的改革路徑,於全域改革也將不利。

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海自貿區改革任重道遠,希望在2015年及2016年“更難的改革進程中,上海自貿區能做出更多實質探索,以此才能作為其他自貿區參照複製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