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苦心經營非洲“經濟外交”

亞太日報

text

5月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亞的斯亞貝巴與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利亞姆舉行會談。這是共同會見記者後,李克強與海爾馬利亞姆握手。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中國總理李克強昨早偕夫人程虹乘專機從北京啟程赴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開啟為期八天的訪非之行。按照日程,李克強從5月4日至11日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肯雅四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到訪位於阿迪斯阿貝巴的非盟總部,出席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札舉行的第24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全會。

外媒和港媒評論稱,李克強此行反映中國苦心經營與非洲的“經濟外交,突顯非洲在中國外交格局的重要地位。

新加坡《聯合早報》 評論稱,李克強此次出訪非洲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首次訪問非洲,也是繼去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非洲之後,中國新屆領導人向非洲採取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突顯出非洲在中國外交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李克強在出發前接受非洲四國書面訪問時,反駁了西方評論稱中國在非洲推動新殖民主義的說法。他說,大量中方援建基礎設施,是為改善非洲投資環境和人民生活。“中國絕不會走別國殖民主義的老路,也不允許歷史上的殖民主義行徑在非洲重演。

李克強也強調中非合作出現問題是少數個案,中非貿易關係越來越密切。201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100億美元(約2600億新元),是1960年的2000倍,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非洲第一大交易夥伴國。目前,中國在非企業已超過2500家,為當地創造了10多萬個就業崗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顯示,中非合作對非洲發展的貢獻率已超過20%。

路透社報導,從2009年以來,中國成為非洲國家主要的交易夥伴和重要投資國。針對近期出現的中國企業在非洲陷入爭端,李克強認為,這正是現有增長模式危機的表現。他敦促中國企業遵守當地法律,並承擔保護當地人群的責任。

  

李克強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準備好和非洲國家進行對話,以解決目前出現的問題,但是他強調,現有的爭端都是“孤立事件,中非關係仍然給雙方都帶來巨大利益。

  

報導稱,中國公司正在向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礦產和能源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並尋求在原材料尤其是石油和銅礦方面保證供應。目前已經有大約2500家中國公司進入非洲大陸,去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100億美元。相比之下,2013年美非貿易額大約960億美元,歐非貿易額約1370億美元,日非貿易額約300億美元。

  

但是中國公司經有時被指責對當地員工待遇不好。位於乍得和尼日爾的兩家中資煉油廠,今年三月份發生罷工,抗議工資待遇不同。也有媒體報導稱,由於過度集中在初級原材料領域,對當地創造就業和經濟活動缺乏貢獻,中國公司還受到被批評。

香港《信報》 社評,總理李克強此行選在前總理周恩來訪問非洲50周年紀念的時機出訪,與非洲四國簽訂一系列經貿合作檔,的確別具意義,反映中國銳意加快拓展中非關係,在推動全方位大國外交的戰略下,進一步鞏固在非洲的根基。

評論稱,近年,中國擴大在非洲的投資、經貿和安全領域合作,影響力增加。但隨著非洲的有色金屬和石油資源不斷被發現,中國在非洲的經營受到不少西方政客批評,指中國重視中非外交,志在謀取當地的資源。

評論稱,李克強首度在中國援助建成的非盟會議中心發表演講,無疑是一個相當精巧的外交安排;也充分顯示中國在美國強勢重返亞洲、美日聯手遏抑中國崛起的形勢下,把戰略和外交戰線拉闊,積極拓展中非關係,從中增加更多全球性的戰略資源,據此抵銷美日在東亞區內的抑制壓力,更可反守為攻,爭取更大的外交主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