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日本不應做亞洲安全的“攪局者”

text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題:日本不應做亞洲安全的“攪局者”

新華社記者劉斐

李雲路

地處東亞的日本因領土爭端及歷史觀錯誤而與幾乎所有東北亞國家對立,又令曾飽受日本軍國主義蹂躪的東南亞國家對其保持警惕,儼如亞洲的異己,陷入身份認同危機。在亞洲各國加強對話、信任與協作,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的新亞洲之際,日本卻與這一主題背道而馳,再次扮演了亞洲安全“攪局者”角色。

24日,日本自衛隊兩架偵察機無視禁航通告,擅自闖入位於中國東海的中俄聯合海上演習區域,並採取危險動作,干擾了中俄組織的例行性演習,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通行準則。

日本此舉顯然有些神經緊張、反應過度。雖然中俄海上聯合演習早已聲明“不針對第三方”,但與中俄均有領土爭端的日本仍無法以平常心待之。因為按照日本的謬誤邏輯,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及附屬島嶼已被其“國有化”,中俄只要在這一地區軍演,就會觸動日本的敏感神經。殊不知,日本強佔釣魚島本身就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表現,遑論由這一錯誤理由導致的一連串錯誤舉動給亞洲安全帶來的威脅。

今天的亞洲,地區安全合作進程正處在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而此次日方不顧可能導致的空中意外而執意行事,恰恰說明當前亞洲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不久前閉幕的亞信峰會正是因應這一複雜局勢而召開。包括亞信成員國、觀察員、峰會客人在內的4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及代表齊聚上海,共同宗旨就是要依靠亞洲各國自己的力量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的新亞洲。

遺憾的是,作為觀察員參會的日本,卻不顧《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海宣言》,不到五天時間內就扮演了亞洲安全“攪局者”的角色。

事實上,日本一直是亞洲安全領域的不穩定因素,這從日本政府及領導人對二戰歷史的錯誤認識言行、修改和平憲法與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危險右傾舉動均可見一斑。

亞洲是世界的亞洲也是亞洲各國的亞洲,日本當然不能將自己置之度外。亞洲區域穩定、繁榮和發展,是這個區域內所有國家的共同責任,日本亦不能無視自己的責任。但曾發動軍國主義侵略的日本,非但不反思歷史,不為亞洲的安全建設“增磚添瓦”,反而屢次給亞洲局勢“加柴澆油”,製造緊張。

其實,在日偵察機擅自闖入中國東海軍演區域之前,日本自衛隊就已經在鹿兒島縣奄美群島的一座離島舉行“奪島”訓練,該島十分接近中國水域。這被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基斯塔諾夫認為是“向中國發出信號,在為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做準備”。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但因歷史原因,兩國關係一直比較敏感。就在日本又一次以冷戰零和思維顯露軍事肌肉“奪島”演練的前一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信峰會上表示,要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

中國正在肩負大國責任,努力打造亞洲自己處理爭端的平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卻在不斷地“拆臺”,破壞亞洲各方的努力成果。

在以“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為理念的亞洲安全觀中,“共同”被置於最重要的位置。所謂“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這其中也包括日本。日本不該忘記自己也是亞洲一員,它理應也必然是亞洲安全的“踐行者”和“受益者”,攪渾其身所處的一池之水終將損人不利己。

在亞洲各國聯繫往來緊密的今天,“鄰望鄰好”才是應有之義,正如哈薩克斯坦諺語所說的那樣,“吹滅別人的燈,會燒掉自己的鬍子”。積極融入新亞洲,端正歷史觀和價值觀,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和格局,這才是日本立身之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