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生活 | 雪茄,男人的奢侈品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刘莉莉

当女人徜徉在名牌手袋、高档时装和化妆品的世界时,男人的奢侈品是什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给出答案:“给我一支雪茄,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如果说雪茄是男人的奢侈品,那么古巴雪茄可谓是奢侈品中之最,这不仅是因为其高昂的价格,还在于其讲究的配置,当然还有抽雪茄时那份气定神闲和有条不紊。

昨天,6月14日,是古巴革命领导人切·格瓦拉诞辰89周年的纪念日,他的肖像如今已成为世界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征、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而这位“红色罗宾汉”口衔雪茄、吞云吐雾的样子,更是被很多人认定为心中最帅“雪茄客”。

格瓦拉与雪茄似乎本就是一体的:雪茄的浓烈衬托了他刚毅的面孔,而格瓦拉在某种程度上又赋予了雪茄别样的文化内涵。

灰白如雪,烟卷似茄

有关雪茄最早的记载,要追溯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当时,哥伦布看到古巴的印第安土著将棕榈叶卷著干燥的烟草抽,便问道:“这个东西是什么?”翻译当时将这句话误译为“你们在干什么?”印第安人随即回答:“抽烟。”

由此看来,“雪茄”原是一个动词,意为“抽烟”,因为哥伦布翻译的疏忽,就变成了名词。之后,哥伦布把这种烟草的种子带到欧洲,用完整的烟叶制作雪茄,剩下的就做成香烟或填充在烟斗中。“雪茄(Cigar)”的叫法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说起“雪茄”中文名的由来,也有一段有趣的插曲。

印度文豪泰戈尔是个忠实的雪茄客。相传有一次,他与徐志摩攀谈时问道Cigar有没有中文名字。徐志摩回答说:“Cigar烟灰灰白如雪,烟卷似茄,就叫它‘雪茄’吧。”于是,“雪茄”这个浪漫的名字就诞生了。

外界有一种说法,古巴最好品牌的雪茄烟叶都是少女在大腿上搓出来的,因此带着一股女性的芳香,不过,若是到古巴最昂贵的雪茄品牌“高希霸”(COHIBA)工厂去看看,便会发现,厂里的工人虽然多是女性,但在大腿上搓雪茄的说法纯属传言。

不过,与普通香烟相比,雪茄的制作过程的确十分考究。

普通香烟的烟丝是烤制的,里面添加香精,用烟纸包著,但雪茄用的是纯天然的上好烟叶,而且要用人工手撕的方法制作叶心,以留出缝隙让烟通过。

古巴工人制作雪茄。

挑选叶心犹如择取绿茶,要选择完整、无杂质的那一片,用“卷叶”固定住,外面再裹上柔软有弹性的“包叶”,如同穿上了一件“衣服”,一支油光闪闪、香味沁鼻的上好雪茄这才制作出来。

雪茄如同美酒,需要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经过两次发酵,第一次发酵是在烟叶采摘下来并经过烘干后进行,第二次是在雪茄制作完成后,放在储藏室里进行。

虽然雪茄工人的工作要求较高,但他们也享有一定“待遇”。雪茄工厂允许工人每天下班后拿一定数量的雪茄回家,可以自己享用,但不能私自贩卖,否则就会被安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不过,古巴人生活水准低,大学教授的月薪大多也只有30美元,雪茄工人自然舍不得消受这种奢侈品,还是会偷偷地以低价转卖给外国游客,将这份“奢侈”转换成柴米油盐。

好马配好鞍

古巴雪茄价格不菲,以“高希霸”为例,这个牌子是在古巴革命胜利以后创立的,最初制作雪茄都是专供卡斯特罗等政要或备为国礼。

1985年卡斯特罗戒烟以后,“高希霸”才得以在市面上出售,一盒“高希霸”的价格,最便宜也要在数百美元以上。

人们说香烟是毒品,但当你看到古巴的雪茄,便不得不承认它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在古巴,最为常见的雪茄包装是25支存放在一个考究的金黄色木匣子中,里面分为上下两层,每一层雪茄上盖著一片薄薄的木片。拿起一支雪茄,把玩在手中,如同握著珍宝,手指间也随即染上一股独特的烟草香。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除了制作讲究,古巴雪茄的高贵之处,还在于它的装备。熟悉雪茄的人都知道,雪茄的一端是用包叶封死的,因此要首先把密封的一端撕开。

雪茄的一端用包叶封死,绅士会用雪茄剪剪开后再优雅地享用。

在一些西方电影中,小混混们骑着摩托车,掏出雪茄粗鲁地用牙咬开,再“噗”地一声吐在地上,而绅士们则会随身携带一把雪茄剪,将雪茄的一段剪开,再优雅地享用,如果一时抽不完,还可以用雪茄剪将点火的一头剪掉,或者,若是上好的雪茄,根本无须剪灭,只要不吸放在一边,三五分钟后雪茄便会自己熄灭。

虽然只是一把小小的剪刀,但各时尚品牌的设计师们不遗余力地要将其打造成精品,甚至用纯金制造,从而牢牢地抓住雪茄客的心。同时,雪茄要用特殊的长柄无硫火柴点燃,这样才不会影响雪茄自有的芳香,这种火柴往往只在烟具店出售,如果入住一些高档酒店,也会在茶几上发现贴有酒店LOGO的雪茄火柴。

当然,如果你没住酒店,又不想光顾烟具店,也可以把雪茄盒子中的香柏木片撕下一条,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了,再用它点雪茄,这样便可以保护雪茄的香味。

除了这些,有关雪茄的投资产品还有很多,例如真皮雪茄套子和不会发出化学味道的丁烷打火机等。

最帅“雪茄客”

相信在世界上所有奢侈品中,雪茄应该是最不缺少其代言人。历史上,喜爱雪茄的名人数不胜数,并且各有各的“范儿”。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从15岁就开始抽雪茄了,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人们更是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他手持雪茄谈笑风生,或是口叼雪茄凝神沉思。

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15岁起就开始抽雪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是个雪茄爱好者,曾经在英国伦敦的希斯罗机场转机时犯了烟瘾,于是在保镖的簇拥下跑到免税店花11美元买了一支15厘米长的古巴雪茄,完全没有顾忌自己的国家正在对古巴实施严厉的贸易禁运。

古巴雪茄的骨灰级“粉丝”还有萨达姆。即使在被美军关押期间,他也不曾离开过雪茄,每次给家人写信,都会明确索要古巴雪茄,而美方为了从他口中搜集情报,也是听之任之,甚至自掏腰包为他购买雪茄。

萨达姆也是古巴雪茄的“粉丝” .

不过,在很多人心中,生于阿根廷的切·格瓦拉才是最帅“雪茄客”。在古巴打游击期间,身患哮喘病的格瓦拉尝试了人生中第一支雪茄,并且立刻被“神奇古巴叶子的芳香”所迷惑。

古巴革命胜利以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格瓦拉依旧过著简朴的生活,他用微薄的薪水供养家庭,一日三餐与普通百姓无异。他不喜好奢侈品,即使是参加联合国会议,也是一身橄榄绿军装示人,他从不接受礼品,唯独书籍和雪茄除外。

格瓦拉一直没有摆脱疾病的困扰,哮喘病使他不得不入院治疗。尽管如此,他依然嗜烟如命。医生只得和他妥协,允许他每天抽一根雪茄。不过,当医生检查病房时,看到格瓦拉竟然抽著一根半米长的雪茄。这支雪茄是专门为格瓦拉定做的,以便他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也能满足一天的烟瘾。

在很多人心中,切·格瓦拉才是最帅“雪茄客”。

最终,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友谊还是没有坚持到最后,因为政见不和,格瓦拉1965年交给卡斯特罗一封告别信后离开古巴,继续传播他的革命理想,并最终死在玻利维亚。

然而,直至今日,人们依然能想起这样的格瓦拉:披着一头卷发,歪著头,叼著雪茄,咧著一张长满胡子的嘴开心地笑着。这个经典形象,是雪茄赋予他的。格瓦拉的女儿曾如此评价道:“这才是我的父亲,他总是这样微笑。”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