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數據顯示,中國學生近視眼率世界第一,大學生近視眼率達到90%,而中小學生中,“小眼鏡”也比比皆是。真性近視無法逆轉,手術治療幾乎是唯一可靠的方法。隨著激光矯正近視手術的普及,或處于職業需要,或處于愛美之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手術。眼球畢竟是嬌貴的器官,“激光手術靠譜嗎”之問不絕于耳,受益者大膽支持,懷疑者也會問:“既然靠譜,為什么醫生自己還戴著眼鏡?”作為一種錦上添花的手術,近視眼手術當然存在風險和適應癥。
原理:相當于在角膜上磨出近視鏡
1983年,美國眼科手術醫師Trokel進行動物實驗,到1988年世界上第一例PRK(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割術)手術,再到1995年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將準分子激光用于近視眼矯正,至今,該項手術已經在世界范圍內開展了20年時間。技術也在更新換代,從最開始的“準分子激光”,到后來的“飛秒激光”、“全飛秒激光”,甚至“屈光性晶體植入術”,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得到提高,接受手術的人也越來越多。
濟南眼科醫院每年都會進行3000余例手術。“6月份,來做手術的主要是要上軍校或者去當兵的,暑假和寒假期間也是手術高峰,主要以在校學生為主。”該院主任醫師劉蕾告訴記者。據介紹,手術以年輕人為主,40歲以上的近視眼手術者僅占20%左右。
近視眼的成因并不復雜。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季鵬說,近視時,光線進入眼內,聚焦點在視網膜的前面,導致看東西不清楚,而眼鏡是個凹透鏡,我們通過佩戴凹透鏡,使得光線通過折射作用再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屈光矯正手術通過對角膜精密切割,角膜變薄后曲率也發生改變,相當于把我們平時佩戴的凹透鏡磨到了角膜上,光線得以重新聚焦在視網膜上。
目前,全飛秒手術是最先進的手術方式。“現在還是以飛秒激光手術為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半飛秒手術,但是全飛秒發展也非常快。”劉蕾介紹,全飛秒手術切口小,更安全,更精準,不過只適用于眼鏡度數1000度以下的近視患者。
風險:或出現干眼癥、夜視不清
“如果手術真的安全,為什么很多眼科醫生仍然佩戴眼鏡?”前不久,濟南繆先生陪女兒到醫院咨詢近視眼手術時,脫口問道,醫生自己咋不做手術?這讓他心里打鼓。
最終進行手術取決于手術條件和意愿兩個方面。多位醫生表示,其實很多醫生和家屬都做過這個手術,有些醫生想做,但是基于角膜太薄等原因不能做,還有些人就是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就像整形醫生也不都跑去整形一樣。
這種手術真的100%安全有效嗎?專家表示,不可回避的是,有些人在手術過后會出現眼睛干澀的癥狀,也就是干眼癥,需要長期補充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還有人術后出現夜間視物不清、眩光等狀況。美國FDA也指出,截至目前還缺乏足夠、長期、有效的數據,說明手術安全性問題。
質疑聲中,最常提到的就是圓錐角膜問題,即術后角膜持續變薄。一旦出現圓錐角膜,將存在失明的風險,唯一解決辦法就是進行角膜移植。
劉蕾解釋:“在手術中,必須嚴格把握角膜厚度和曲率,如果術后角膜太薄,確實存在圓錐角膜的風險,因此,術前篩選非常必要,有些人已經處于圓錐角膜亞臨床期,就不能進行手術。”
季鵬說,即使對于沒有接受手術的人群,圓錐角膜的發病率也在1‰-5‰之間,并且發病原因尚不確定,因此,也不能認為手術與發病有直接關系。
即使通過手術視力完全恢復,手術后如果仍然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仍會導致視力疲勞,存在再次近視的可能。不過,即使視力回退,也基本不會退回原來的近視水平。
知道:滿十八歲做手術最安全
整個屈光矯正手術時間非常短,十幾分鐘就能完成,術后第二天就可以恢復正常工作和學習。為了保證手術安全,術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包括角膜形態、屈光度、眼球生物學數據、眼內壓、眼底狀態檢查等。只要有一項不符合手術指征,就不能進行手術。
例如角膜很薄而近視度數又很高,就不適合進行激光手術矯正視力。如果確實需要矯正,可以選擇屈光性晶體植入術,“在保留原有晶體的基礎上植入帶一定屈光矯正度數的人工晶體,不會動角膜,術后視力也可以達到或超過預測水平。”劉蕾介紹。
一般手術的年齡范圍在18-50歲之間,近視100-1500度,遠視100-600度,散光600度以下的可以選擇手術。一般來說,18周歲以后眼睛的屈光度數趨于穩定,如果兩年內視力波動范圍不超過50度,就可以手術了。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紅斑狼瘡、急慢性眼病者、糖尿病、風濕病等都不可進行該項手術,女性還則應避開孕期和哺乳期。
根據一項調查,每10個有近視眼手術意愿的人中,就有4個人不符合手術指征。現實中,一些醫療機構為了逐利,擅自放寬手術門檻,也是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