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市場還有救,時裝私人客戶群體正不斷發展壯大

text

Chanel 2016春夏系列發布的觀秀嘉賓

望一眼各大時裝發布會的前排,除了彎腰駝背的時裝編輯、高調紮眼的明星和頭腦冷靜的買手之外,你還會看到一群低調的品牌私人客戶。他們通常身穿發布會品牌的服裝,倒和搖滾演出現場身穿樂隊T恤的歌迷們有點像。這群特殊的品牌鐵杆粉絲中,許多人每年花費六七位數美金購買品牌服裝,直接能幫助品牌達成季度銷售目標。

最近的時裝周上,如果你靠近些觀察,不難注意到這樣一群私人客戶正在崛起。Dior高級定制、Chanel與Hermès高級成衣秀的前排,都少不了美國喜劇演員、脫口秀主持人Steve Harvey之妻Marjorie Harvey的身影。但她獲得邀請並非因爲嫁了個名人,而是她展示給Instagram上近百萬粉絲的、規模歎爲觀止的時裝收藏。2014年5月,Harvey名爲“Lady Loves Couture”的網站上線,主要有造型搭配、産品推薦與其它生活方式內容,均由Harvey本人與網站專門團隊編寫。網站主編Allison Brown表示,Lady Loves Couture是“Marjorie Harvey個人品牌的首個項目嘗試”,既要做到廣羅萬象又要積極正面。

Harvey這樣的私人客戶,在高級時裝的發展過程中長期發揮著重要作用。定制服,說到底還是做“一次性成交”的生意,Lynn Wyatt、Becca Cason Thrash、卡塔爾王妃Sheikha Mozah bint Nasser Al Missned等社會名流,早與設計師發展出私密的長期合作關系,並委托設計師設計禮服長裙。

但私人客戶早不再是高級定制服的專屬。實際上,頂級成衣的私人客戶如今同樣吸引了客制化高度關注。確切地說,要在當今貨比三家又平淡無奇的百貨購物體驗中,與私人客戶結成一對一忠誠關系更加困難。另外,頂級客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懂得更多。

“我們的客戶現在更像是編輯或策展人,我認爲這也與各類信息的即時性有關,”MatchesFashion.com全球傳訊總監Jess Christie說道,該網站在倫敦的馬裏波恩(Marylebone)附近,專爲私人客戶們保留了一處私密購物會所。“盡管高級定制客戶與設計師之間一直保持著緊密關系,但如今高級成衣的客戶們也同樣精明,有更精確的了解認識。”

但很多情況下,這對設計師來說也是營銷上策。像Harvey這樣的私人客戶或街拍明星出身的女裝設計師Ulyana Sergeenko(她穿的就是自己設計的衣服),能爲品牌打響認知度。爲最大程度開發這樣的影響力,MatchesFashion常與全球主要城市的頂級客戶結成合作夥伴,來主持“衣箱秀”(Trunk Shows)。最近,該零售商邀請頂級客戶Brooke Davenport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主持晚宴,向設計師Joseph Altuzarra致敬。MatchesFashon長期忠誠客戶Davenport(其Instagram粉絲超過10000人)在2015年還在洛杉矶主持了類似的活動。

但最重要的是,是這些客戶爲設計師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金錢價值。“一般來說,你在這裏砸的錢越多,就會得到更多的‘准入’機會。”私人化購物應用PS Dept的首席執行官Michelle Goad說。雖然PS Dept是從發生在App上的銷售中收取傭金,但Goad往往最後需要將設計師與App用戶們真正對接,這樣他們才能真正享受VIP待遇。“如果想被邀請加時裝秀、私人派對或是獲得預購通道,需要與品牌建立直接聯系。”她說,“僅通過某條批發渠道購買産品是不行的”。

但大多數衣箱秀(即主推設計師最新系列的預購活動)都在百貨公司與精品店舉辦,百貨公司與精品店將在活動期間對出售産品收取批銷傭金(多數情況下,批發商利潤在2.2倍至2.5倍間)。這樣的模式也是設計師受益匪淺,因爲設計師們收到衣服的定金後才投入前期生産,這就意味著他們有財力生産最終可能不會在進入銷售市場的産品。“這是我們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美國,”Oscar de la Renta首席執行官Alex Bolen說,“這對我們管理庫存很有幫助。”

衣箱秀傳統上在品牌時裝發布後數周內舉辦。多數情況下,這是客戶唯一與設計師直接談論衣服的地方;反過來,設計師也能直接獲得客戶反饋,這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可謂寶貴財富。

但該模式也隨著購物模式的轉變不斷發展。“過去,私人客戶會拿到社交活動與慈善晚宴的活動日程,便于提前買到想買的産品,”Bolen說,“但現在人們不再這樣了。”但現在,客戶希望能在活動開始前幾周就能快速買到産品。

作爲回應,零售商們正在衣箱秀中精心織入了這種“即刻滿足”。比如最近MatchesFashion與Altuzarra共同舉辦了首次數字化衣箱秀,恰逢Davenport在達拉斯主持的活動舉辦。但與傳統的衣箱秀相比,這場數字化衣箱秀裏的服裝更具排他性,是一個應季的襯衫裙系列,還能立即出貨。“現在正是春夏系列與早秋系列之間,是個好時機制造新鮮感,”Christie說,“這裏不會有所謂的秋冬服裝,會更流暢飄逸。這些客戶在不止一家住處,分布在不同時區與氣候區;能買到不一定面向大衆的産品,他們也很激動高興。”

要是傳統的衣箱秀,零售商會繼續促進設計師和客戶之間的互動。但不止一個品牌告訴BoF,他們目前正考慮放棄衣箱秀形式,而是在門店或在客戶家中舉辦品牌活動,以獲得更大的利潤。上市公司並不會公布私人客戶的銷售額。但宏觀趨勢從批發轉向直銷業預示著改變。盡管批發依舊是個人奢侈品市場占主導的銷售渠道,占據全球奢侈品服裝配飾與珠寶行業的66%,直接零售也在發展壯大。據貝恩咨詢(Bain & Company)的報告,2015年奢侈品牌零售門店在可比店面銷售額上與去年同比增長13%。

但零售商辯稱這樣實際上對私人客戶與品牌更有利。“這些女性客戶中,有些人幾乎每天都到我們店裏消費,我們之間的交流很多,”Christie說,“我們能爲她們提供服務。設計師也不希望出現了退貨還要處理物流之類的事。”

許多頂級精英客戶還聘請了私人購物顧問。在紐約工作的的私人顧問Joan Kaufman,其客戶就包括不少身份顯赫的人士或企業最高層,通過各家零售商購買産品,但大多數時候她也與與設計師直接聯系來完成工作任務。“時間慢慢過去,更多的設計師會希望能與我本人建立直接關系,”她說,“直接與客戶合作,有些事情是很特別的。我甚至不能理解爲什麽還會有人想去大百貨公司購物。”但不管采用什麽方法,設計師能越來越好地了解自己的客戶,雖然往往不是通過直接的個人聯系。

來源:時裝商業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