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英國脫歐對全球政治經濟帶來不確定因素。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6日發表日誌稱,英國脫歐難免爲世界的政經格局引起波瀾,但全球經貿高速融合的大方向卻暫不見逆轉的勢頭。香港吃的是“四方飯”,作為外向型的細小經濟體,香港更加要努力繼續保持香港國際化的環境,繼續在各方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吸引各地的資金、企業和人才來港,保持優勢。
曾俊華26日在其個人網志中撰文稱,對英國公投決定脫歐的結果,感到相當意外。英國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脫歐這個令市場意外的消息一出,各地金融及外匯市場即時出現劇烈震盪。未來,英國和歐盟將要就脫歐的後續安排展開經年的漫長談判,為英國、歐元區,以致環球經濟帶來長期的不確定因素,在貿易及金融等領域影響環球和香港經濟。香港政府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他指,一直以來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全球一體化可以改善各地資源運用的效率,從而提高生產力、民眾的生活和經濟環境。不過近年愈來愈多的聲音,指一體化之下的經濟得益,未必各階層大多數民眾都能分享得到,今次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多少也反映了這一種情緒。
曾俊華指,仔細留意公投數據,會發現倫敦、英國中部、蘇格蘭、北愛等不同地區的民眾都有截然不同的投票取向,地域因素相當明顯,這是否說明不同地區的民眾對於英國半世紀作為歐盟成員,有着很不同的經歷,而這些差異背後是否又與全球化的進程有關,以致令部分民眾寧願被排除在更大的市場之外?
另一方面,當地的票站調查亦發現較年輕的英國人傾向留歐,但年長一輩則多支持脫歐,相信這差異關係到不同年紀的人對自己未來就業和發展的考慮,如今脫歐成為事實,希望留歐的年輕人未來又如何自處?年長一輩的離歐情緒又為何會出現?這些問題不單值得英國和歐洲各國的領袖反思,對世界各地的政府,也很有參考價值。
曾俊華指,英國脫歐難免為世界的政經格局引起一陣波瀾,但全球經貿高速融合的大方向卻暫不見逆轉的勢頭。“事實上,國際社會一直在不同範疇推動更大程度的合作,當中包括稅務和防止逃稅上的合作。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商貿中心,一直努力緊貼最新形勢,我們上星期在幾方面也取得重要的進展。”他說。
第一方面是自動交換財務帳戶資料(automatic exchange of financial account information,AEOI)。簡單而言,這是指根據國際標準,在互惠原則、符合保障私隱和正當使用資料的幾項大原則之下,要求財務機構就有關帳戶蒐集、並向稅務局提交有關資料。稅務局會與自動交換資料伙伴的稅務當局,每年交換相關資料。
第二是應對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BEPS)的工作。二十國集團通過了一套應對BEPS的方案,旨在確保跨國企業就它們的利潤“交足稅”,避免不同稅務管轄區之間就企業利潤出現“雙重不徵稅”的漏洞。政府正就方案進行研究,並會在今年稍後徵詢業界意見,以籌備所需的立法工作。
最後一方面,則是和各個貿易夥伴簽署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Comprehensive Avoidance of Double Taxation Agreements,CDTA)。香港一直努力拓展CDTA網絡,因為這些協定為跨境商貿活動提供明確的稅務安排和雙重徵稅寬免,促進香港與世界各地的貿易、投資及人才互通,有利香港的企業到海外市場拓展業務。
香港至今簽訂的全面性協定已達35份,包括剛於今年1月及4月分別與俄羅斯及拉脫維亞簽訂的協議。同時,正與其他國家進行商討,希望可以盡快簽署有關協定,當中更包括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他強調,香港吃的是“四方飯”。這就是說,香港擁有今天的經濟成就和國際地位,靠的是廣闊的商貿網絡和深厚的人脈,四通八達的國際交通網絡,還有靈活變通的人才和與時並進的制度。作為外向型的細小經濟體,香港更加要努力繼續保持香港國際化的環境,繼續在各方面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吸引各地的資金、企業和人才來港,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