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遠古時期中國-汶萊的“海上絲綢之路”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駐斯裡巴加灣市記者鄭捷】地處加里曼丹北部的汶萊達魯薩蘭國(Negara Brunei Darussalam,“和平之邦汶萊”之意),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國度,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國情民俗、豐富的礦藏資源。汶萊與中國有著友好的交往歷史,早在西漢時期,兩國就有貿易交換,唐代兩國政府間開始了正式交往,宋代以後,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兩國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

   

早在2000多年前,汶萊與中國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建立了聯繫,5世紀起,中國史書關於汶萊使者來訪的記載日益增多。10世紀以後,兩國間的官方和民間商業文化往來十分頻繁。

公園14至15世紀,兩國友好關係發展至巔峰,泉州作為中國南方的著名港口,是兩國使節、商人、貴族、平民往來的重要港口。汶萊甜柑河流域出土的中國唐、宋、明、各個時期的文物,證明了中國和汶萊兩國之間文化和貿易交流的深厚淵源。

汶萊海洋博物館展出的中國古代商人飄洋過海來汶萊進行海上貿易。圖為中國古代商人的服飾。亞太日報記者鄭捷攝。

   

從遠古到今天,中華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薪火相傳。隨著中國和平崛起,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參與,《汶萊時報》副總編輯丘啟楓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文化和人文交流產生的無形效益是非常驚人的,這個效果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可以使人民之間加深瞭解,化解紛爭。

   

特別是1408年,渤泥國王率領150多人的使團來訪。汶萊出土的大量唐宋以來的中國文物,不僅證明了汶萊昔日的強盛與繁榮,更揭示了中國與汶萊之間的密切聯繫。而泉州作為中國南部的重要港口,是許多汶萊商人、使節甚至是國王嚮往的地方,同樣地,汶萊也是泉州人從事貿易或移民的首選地。

汶萊海洋博物館展出1997年,一家法國石油公司在汶萊海岸以北32海裡,水深62米的海底,發現來自中國沉船的遺跡,經發掘後,發現船裡有大量明初的瓷器、陶器等,相信是前往汶萊進行貿易時遇到海難而沉沒的中國商船, 共打撈出14000多件古代沉船遺物,其中主要是民窯出產的青花瓷、陶罐、銅手鐲、玻璃器皿等。亞太日報記者鄭捷攝。

   

泉州在中文關係史中有著特殊地位。宋朝時期(960-1279),泉州政府派官員蒲宗閔來文從事外交和經濟工作。蒲在國外出使11年並最終長眠汶萊(1264年曾到汶萊)。

明朝時期(1368-1644),渤泥國加那王率150餘人的代表團訪華,第一站就是在泉州登陸,從此踏上中國國土,書寫了中文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中文建交後,蘇丹陛下于1999年8月訪問了泉州。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經濟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又稱作“海上瓷器之路”,而泉州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古代東方第一大港”之稱,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曾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華景象。

   

從遠古到今天,中華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薪火相傳。隨著中國和平崛起,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參與,《汶萊時報》副總編輯丘啟楓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文化和人文交流產生的無形效益是非常驚人的,這個效果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可以使人民之間加深瞭解,化解紛爭。

汶萊海洋博物館展出汶萊甜柑河(Limau Manis River)沿岸挖掘現場,出土大批中國陶器和瓷器。亞太日報記者鄭捷攝。

   

中國與汶萊交往至少已有2000年。《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時南洋各國客商積聚廣東沿岸城鎮,和中國進行商品交換。根據南京大學出版社發行的《浡泥國王墓探源》推斷,“南洋各國”當中“包括了渤泥國”。以下是中國古代對汶萊的稱呼列表:

從宋代開始稱渤泥、佛泥;明代稱渤泥,清代以來稱汶萊。根據當地民間傳說,汶萊最早的名稱是BARUNAH,意思是“這裡就是了”,原來汶萊的先民到達汶萊河口的時候,看到環境的美麗、寧靜、平安、便利、富饒、便脫口而出:“這裡就是了”。

汶萊海洋博物館展出汶萊甜柑河(Limau Manis River)沿岸挖掘出來的大批中華文物。亞太日報記者鄭捷攝。

中國歷史記載10世紀以來許多渤泥國王遣使到中國的事蹟。明代(西元1370年到1425年間)中國至少四次派特使到渤泥。《明史‧渤泥國傳》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曾派禦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序出使渤泥國。永樂6年(1405年)8月,渤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率王室及陪臣150餘人訪問中國,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但其在南京期間不幸染病,雖經御醫精心治療,但年僅28歲的國王,十月病逝南京。成祖輟朝3日,依照國王“體魄托葬中華”的遺願,安葬在安德門外石子崗,曰“恭順”,又封其子遐旺為渤泥國王﹐派太監與官員護送旺歸國。一位異邦君主安葬在中國的土地上,這在歷史上並不多見。鄭和第5次下西洋到過汶萊,當時中國和汶萊政治外交關係密切,但是自明朝後期始,因西方列強入侵汶萊,兩國關係中斷。

   

渤泥國王墓是1958年發現的,為了保護中國和汶萊友好交往這一歷史遺跡,中國政府先後七次對其進行修繕,使其成為體現中國與汶萊悠久歷史友好的見證。汶萊外交和貿易部無任所大使瑪斯娜公主殿下夫婦也曾率領8人代表團去南京祭拜渤泥國王墓,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遊客前來遊覽拜謁。

追溯歷史和考古學,汶萊故都哥打巴都附近,汶萊河支流甜柑河(Limau Manis River)沿岸挖掘出來的大批中華文物,2002年10月開始挖掘,5萬多件出土文物,包括唐代貨幣、中國陶器、銅器、金器、木刻面具和骸骨等。汶萊在這裡建立一個博物館,展出古代中國沉船遺址以及展出甜柑河流域出土的文物。

   

1997年,一家法國石油公司在汶萊海岸以北32海裡,水深62米的海底,發現沉船的遺跡,經發掘後,發現船裡有大量明初的瓷器、鐵棒,相信是前往汶萊進行貿易時遇到海難而沉沒的中國商船。打撈的14000多件古代沉船遺物,其中主要是民窯出產的青花瓷、陶罐、銅手鐲、玻璃器皿等,這些都可以追溯汶萊更多的歷史面貌,也可以證明昔日王國的強盛、輝煌和繁榮,以及中華文明在汶萊以至婆羅洲的影響。

15世紀伊斯蘭教傳人汶萊,建立蘇丹王國,民間傳說第1任蘇丹穆罕默德於1402年逝世,中國的王總兵(王三品﹑Ong Sum Ping)成為第二任蘇丹阿默;也有文獻說他是明朝的欽差大臣,娶第1任蘇丹的獨生女而繼其位,汶萊歷史中心主任加米爾排除這個說法。汶萊官方審定的課本中的“皇室族譜”記載,王總兵是第一任蘇丹穆罕默德(1363-1402)的駙馬,他的妹妹則嫁給第二任汶萊蘇丹阿默(1408-1425)。《明史》說他是福建人,成為婆羅王。

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中心,有條街叫王總兵(王三品﹑Ong Sum Ping)。汶萊官方審定的課本中的“皇室族譜”記載,王總兵是第一任蘇丹穆罕默德(1363-1402)的駙馬,他的妹妹則嫁給第二任汶萊蘇丹阿默(1408-1425)。《明史》說他是福建人,成為婆羅王。除了蘇丹族譜提到王總兵之外,現在汶萊首都還有這條王總兵路(Jalan Ong Sum Ping),沿路都皇親國戚的舊宅,可以進一步分析王總兵和蘇丹家族的關係。亞太日報記者鄭捷攝。

除了蘇丹族譜提到王總兵之外,現在汶萊首都還有一條王總兵路(Jalan Ong Sum Ping),沿路都皇親國戚的舊宅,可以進一步分析王總兵和蘇丹家族的關係。汶萊蘇丹加冕的時候﹐御前其中一個大臣穿中國服飾,儀式包括中國習俗,連冠冕都是中國式樣,不同于東南亞其它文化,據說都是王總兵繼位之後留下的傳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