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再迎政策强催化:估值处历史低位,这几家公司弹性最大

财联社

text

4月23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有关通知另行发布)。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日,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裘文进表示,上海将在原有年度计划基础上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投放数量,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加快突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在物流等公共领域增加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线,年内计划新建5座加氢站,同步研究加氢站布局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

燃料电池在2019年3月26日首次上升到政府工作报告层次,并且出台了过渡期补贴政策,明确过渡期单车国补40万。 在此之后市场期待的正式期补贴政策再也没有出台,经历了一年左右的政策空窗期,市场关注度降至冰点,板块处于低位。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不会放弃氢能产业,支持政策终将会来,原因在于:

①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已经具备国际化竞争力,重塑科技系统出口日本三菱;

②产业链集群初步形成,国产化率达到60%,系统、电堆和空压机基本国产化,膜电极国产化率明显上升,质子膜、催化剂和氢循环泵企业也在逐渐增加;

③央企和产业资本大举进军,中石化中石油建设油氢合建站,中石化投资系统龙头上海重塑;国电投设立氢能公司发展燃料电池产业链;国家能源集团布局氢气制储运;宝武集团、上汽集团、中国中车和潍柴动力纷纷布局氢能;

④2019年10月11日,燃料电池汽车首次获得国补,东风、上汽2017年车辆合计过审,燃料电池汽车134辆,获得补贴金额6700万元。2016-2019年中国总计生产燃料电池汽车5637辆,至今获得国家补贴车辆才134辆,产业链资金压力较大。

光大证券表示,国内燃料电池相关产业薄弱,电堆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政策可推动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燃料电池产业链在政策及资本的双重刺激下,将会迎来发展机遇。 建议关注潍柴动力、神力科技、新源动力等。

中信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弓永峰表示, 氢能与燃料电池补贴政策落地,4年产业化支持窗口期奠定成长高确定性,应继续把握核心部件和优质区域两大主线, 重点推荐在氢能禀赋和财政实力双优质地区具有完善产业链布局和核心技术有自主突破的标的:东方电气、潍柴动力、雄韬股份、美锦能源,建议关注中泰股份、腾龙股份、雪人股份、大洋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