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齊健)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8月7日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開館,它是中國唯一的以展示水族歷史與文化為主題的民族類專題博物館,對進一步挖掘研究水族文化遺產、保護水族文化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水族是一個由中原南遷、融入百越族群的古老民族。至今有很多中原古文化的因子,在水族生活中活態傳承下來。水族文化及其遷徙過程見證了中華民族南北文化的交融。
在水族文化博物館裏,記者見到了這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江怎東寨古墓出土的屬明代中晚期的銅鼓。時至今日,有著極為相似造型和圖案的銅鼓仍在水族群眾中留傳。
作為水族文化發展的象徵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標誌,博物館將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水族馬尾繡、水書習俗和端節、水族銅鼓文化、剪紙藝術、水族舞蹈、水歌、水族喪葬、水族卯節等系列珍貴資料及藏品盡收於館內,展品目前有近2000件(套、張)。
水族文化博物館藏品除了當地政府面向社會徵集所得,也有部分展品是社會團體及個人的捐贈,其中包括水族著名學者潘一志先生生前的部分藏品,以及著名水書藝術家王天國近年創作的水書書法、水書國畫、水書陶瓷等作品。
據了解,三都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總人口37萬人,其中水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7%。全國60%以上的水族人口聚居三都,使這裡成為水族群眾的大本營、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