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季上海时装周明确了这五个大势 |时尚商业说

界面新闻

text

随着MING MA浪漫而优雅的裙裾缓缓扫过新天地太平湖的秀场,2021春夏上海时装周的成衣日程步入了尾声。重回线下秀场的时装周表达了想要“永续T台”的决心,时尚产业视觉上的魅力在人流涌动的参展者中也再次得到了印证。

务实、多元、绿色是本季的三大关键词。界面时尚在现场观察到,无论是在秀场还是在时堂、Notshowroom、TUBE Showroom等多个订货端,后疫情时期下的时尚产业都显示出了明确的发展变化:中国消费市场已经来到内循环时期,企业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也在精进。另外,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个品牌不得不追寻的趋势,而平台和品牌在该方面的努力都正在试图从营销层面深入到供应链上游阶段。

据此,我们总结了五大趋势。

Mode 图片来源:上海时装周

上海时装周举办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展览 图片来源:上海时装周

一、本土品牌迎来最佳窗口期

本季受困于海外疫情的起伏,时尚行业买手和观众们在各个Showroom中都难以寻觅到海外品牌的身影。但也因此,中国本土品牌迎来了难得的窗口期。

据诸多业内人士对界面时尚介绍,往年由于上海时装周的日程排在纽约、巴黎等国际时装周之后,导致许多买手的预算已经所剩无几,但这一次情况相反,国内买手有大把的时间和财力对中国本土品牌进行采买,是本土品牌被关注和获得销售回报的一次宝贵机会。

本季上海时装周上,notSHOWROOM、时堂、TUBE showroom等依然吸收了大量本土设计师和成熟商业品牌,也因而获得了极大的客流量。据时堂对界面时尚表示,虽然在时堂上半年全面缺席的海外品牌这一季回归了部分,但其中大部分品牌都是通过国内代理商或者相关协会等渠道来参展的,设计师本人无法到场。

图片来源:时堂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季的销售数字依然喜人,例如品牌BRIGHT BEE等品牌拿下了一天就等于往季数日单量的成绩,现场订单超过百万,NWANG现场下单的买手店数量超过50家,复购率达到了80%,同时,许多品牌也有新增渠道,这都是疫情下的积极表现。

显然,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在2021春夏时堂的参展品牌中有40%是新品牌,以本土品牌为主。而为了给行业销售终端提供更好的货源补充,时堂还有意在传统春夏、秋冬订货季,以及冬季补充季外,增加一季夏季,以方便补单。

作为平台,上海时装周对于恢复中小企业的生产来说意义重大,这也使得本季上海时装周将重点扶持本土中小企业。可见时装行业的消费内循环趋势凸显。

根据时堂的统计数据,本季现场签到人数超过8000,人次破万,与去年同比有小幅攀升,其中买手占超过50%。同时,相较于受疫情影响的20秋冬展和冬展,大多数复展品牌销售情况均出现了2-3倍的增长。基于此,时堂还考虑之后在12月增设夏展,方便买手补货。

图片来源:Notshowroom

notSHOWROOM主理人张樱也感受到了今年买家的“热情”。在上半年办展的时候,虽然有一些买家因为疫情不能来到现场,但业绩同比还是呈增长态势。此次全面恢复线下活动,虽然预料到人数会有增长,但50%的数字仍大大超过了先前的预期。

在notSHOWROOM的一位设计师向界面时尚透露道,相比较之前,本季感觉买家在下订单时更有余力,单笔订单量较大。有感觉今年的订货表现会比往年更好。

中国本土设计品牌的市场或将迎来机遇。根据张樱的经验来看,很多设计师都有从海外搬回到国内的趋势,疫情或许是一个催化剂,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壮大,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的提高。

从买手店的销售情况来看,壮大中国时尚市场的是各个层次的消费市场的变化。一线城市的消费力固然有保障,但二三线城市买手店的销售情况也十分优秀。再者,商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打通了产品的信息渠道,让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开通了眼界。

二、疫情对男装市场冲击大,小品牌抱团经营

不过,本土品牌内部也因为疫情出现了较大的分野。

界面时尚发现,本次商业品牌中,抱团经营的趋势明显,譬如设计师李薇的品牌Awaylee之前都是作为独立品牌参与订货,本次则和收购方旗下的其他品牌一起进行了订货。在时堂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这些品牌往往隶属于同一个公司,或自发联合起来共同租一个展位,以增强集群性效应,来吸引买手关注。比如Hive Showroom就联合了旗下一些小品牌如ANKIMEKI、ESTER HSU等共同参展。

图片来源:时堂

另外,商业品牌中的男装品牌数量减少。据业内人士对界面时尚表示,许多中小型男装受到冲击较大,不过这也是因为男装总量本身也较少,因此受疫情影响的效果更显著。

据Ontimeshow的公开资料显示,男装品牌从去年同期占比9.5%下降到了4%。同时,在几乎看不到男装的时堂,市场部负责人唐青红向界面时尚表示,疫情让本来就式微的男装品牌雪上加霜。

目前发展态势较好的少数知名男装品牌,如Xander Zhou等,则胜在商品结构稳固,设计概念强,在早期已经积累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近年来稳步推进与知名品牌的商业合作。

三、品类格局改变:配饰类、生活方式类商品增多

notSHOWROOM和时堂都表明此次来申请参展的配饰品牌非常多。其中,时堂饰品类品牌的参展需求较往届增长了一倍,最后经挑选录入23个,比以往该品类的品牌数量有小幅增长。

时堂市场部负责人唐青红表示,有很多南方地区的配饰品牌表现喜人,考虑到饰品类品牌参展需求的增长,时堂下一季打算增加该片区的展位面积。

与此同时,一些服装设计师品牌也开始涉足开发配饰,或者与配饰店联名合作。比如女装设计师品牌SUSAN FANG就在这一季设计了用弹珠串成的泡泡手袋和以橄榄枝和树叶为主题的配饰,标注着“和平”、“希望”等字眼,希望因疫情而共患难的大家能从中汲取能量。此次还有女装设计师品牌SHUSHU/TONG和配饰品牌YVMIN特别合作了新系列中的所有配饰。

图片来源:时堂

相较于服装快速的迭代周期,配饰的销售周期相对较长,往往能看到上一季饰品与新一季共同销售。但notSHOWROOM主理人张樱认为,配饰的弱点在于缺少类似服装走秀的公开活动,难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因此,在挑选配饰类品牌进行合作的时候,notSHOWROOM会更严格一些。比起迎合市场需求,notSHOWROOM更在乎合作品牌在品牌力方面建设的决心。比如,从第一季就开始合作的ATELIERSÓ就可以看到其整个品牌形象在几季的开发中不断完善。在商品品类方面,ATELIERSÓ从原来的首饰拓展到生活方式类的香薰和精油。

TUBE Showroom也在这季增设了生活方式类的展区,销售灯具、熏香、护肤品等产品。其媒体接待人向界面时尚表示,增设这个展区是考虑到疫情来袭后,大家在家中的时间较多,更需要相关产品。

四、数字化转型深入,时装周上云趋势不可逆

无论是时装周还是品牌,在经历过这次疫情的变因后,都意识到互联网对于拓宽信息渠道和增长业绩的重要性。

重新走回线下的时装周,更多地将线上渠道作为辅助来辐射潜在观众群。

图片来源:天猫

继上次与天猫合作打造“云上时装周”,10月16日,上海时装周与天猫在南京路打造了专属秀场,并全程进行线上直播,观众可以即看即买。5天后,上海时装周同款也将在天猫销售。

同时,淘宝“直播女王”薇娅也以品牌主理人的身份在时装周发布了自己的品牌“VIYA NIYA”,首次发布的2021春夏系列是与全球8大设计师联名的合作系列。

通过与小红书合作,上海时装周在其官方账号上发布了新天地现场走秀的直播,将主秀场品牌的活动与网友分享。小红书作为品牌的“种草”基地,参加时装周的KOL所发布的帖文也连带拓宽了品牌的影响力。

无论是走秀还是商贸展会,上海时装周的线下活动一般邀请的都是业内人士和媒体机构。与线上平台的合作,对于时装周来说不失为一个破圈的好机会,增加了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拓宽了销售渠道。

同样开始涉足数字化营销的还有不少设计师品牌,摆脱了“高不可攀”的形象,增设的线上购买渠道让设计师离普通消费者更近了一步。除了与买手店进行传统方式的合作,一些设计师品牌还开通了淘宝店铺,比如深受广大少女心消费者喜爱的SHUSHU/TONG。在TUBE showroom参观时,界面时尚也看到有设计师品牌正在做线上直播。

图片来源:Notshowroom

为了跟上数字化趋势的浪潮,不少showroom也纷纷升级。

除了官方公众号,Ontimeshow此次开通了微信小程序,在每个品牌展位设置了二维码,参展者通过小程序扫描即可获得该品牌的大题信息,也可通过小程序搜索不同展位的品牌。

另一方面,不少showroom开始自主开发线上订货系统。比如notSHOWROOM早在之前就开发了自己的系统,但仅提供下单功能。在这一季中,品牌方、买货方、showroom三方都可以通过后台不同渠道完整地跟进货物订单的信息。虽然买手人数的陡然增多导致了一些系统问题,但张樱表示会后续继续进行完善。

整体来看,对于showroom而言,线上订货系统的运用还未成熟。有些是在疫情之下紧急投入使用的,各方面仍有待完善。

界面时尚此前就报道过

,MODE展的在线买手平台“mode:ed”在今年3月紧急上线,于本季第一次正式投入使用,虽然展方出发点是为了品牌,但不少参展商对于抄板侵权的问题保有疑虑。

目前来看,像notSHOWROOM、TUBE、MODE等都在自主开发线上订货系统,但用户体验并不那么尽人如意。无论是从系统构架,还是版权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打磨和考量。

五、可持续发展达成行业共识

近年来在时尚圈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就是可持续发展。本质上,可持续发展与时尚产业过季即弃的理念就相悖。但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凸显的人类的脆弱,让时尚产业从业者开始摸索如何让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落地。

本次上海时装周期间,Ontimeshow和MODE都设有关于可持续时尚全产业链的论坛探讨和展览。其中,不少参展商为供应链,尤其是研发面料上环保可持续的可能性。时装周也举办了绿毯时尚颁奖盛典(GCFAs),旨在推动中意双方在时尚、设计、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可持续发展的各色论坛和展览编制的是一个行业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整个行业正在不断靠近,但尚有距离的梦想。

图片来源:Notshowroom

在行业大背景的驱动下,可以明显发现,设计师们在设计时正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考量。例如,FFIXED studios部分衣服的面料利用了回收塑料,和一些品牌衣服丢弃的边角布料剪裁组合而成。以及新锐设计师品牌Shie Lyu创始人悉悉非常善用有缺陷的材料如五金、塑料等进行服装上的再创造。

然而,目前还很难看到将可持续发展创新设计量产的品牌,更多的仍停留在概念上的呼吁和创新。对于时尚行业而言,可持续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