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荒终结者 丨 十部关于老师的电影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邓雅萌

前几日,土耳其女教师Saadet Ozkan将常年性侵学生的恶魔校长送进监狱的事登上微博热搜。

审判过程一波三折,最终该校长在舆论监控中被判刑200年。但Ozkan也以经受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作为扳倒黑暗势力的代价。新闻一出,便有不少人想到韩国电影《熔炉》,舆论沸沸扬扬。

然而,这个时代的快速传播特征,让人们的注意力又很快被新的事物吸引而去。

正是这位土耳其女教师的坚持、善良与正义,使她扛住精神上的压力,最终战胜黑暗。

在此为您推荐10部有关老师的影片,供您选看。(以下排序按年份由近至远)

1.《垫底辣妹》(2015)

2015年,该片在日本上映时,便掀起“热血青春”的口碑高峰。2016年引入内地,更一度成了高考生的励志鸡汤

这部影片由土井裕泰导演,桥本裕志编剧,有村架纯主演,讲述了一个成绩垫底的女高中生,在高三最后一年迎难而上,提高40分考入庆应大学的故事。

其实,垫底大翻身的励志故事本身便带有不可逃避的俗气,如同鸡汤上层漂浮的那勺撇不净的油花子。

观众之所以依然接受此类故事,一是由于其本身“热血”的治愈属性,能给身处低谷的人带来心理支持;二是由于其更新的表现方式,比如对沙耶加(有村架纯 饰)在夕阳下骑单车风雨无阻的身影的多处表现,孤单,但饱含对梦想的坚持,能使每个怀揣过梦想的人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亦或是结尾抛出的小悬念,女主并未顺利考取心仪的专业,但仍取得了庆应大学其他专业的录取资格。

说起来,除了自我意志坚定和先天性格乐观,沙耶加大学梦的实现少不了要感谢坪田老师(伊藤淳史 饰)。在第一次自我考核时,沙耶加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正确选项,而坪田老师也不像普通教师般紧张指责,而是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的“鼓励”政策。

这位给鸡蛋取名为“克拉拉”,并将鸡蛋竖立起来,以此来证明“生活中看似不可能的事,实际上有可能发生”的坪田讲师,不仅为片中女主带来信念,他的名言金句与精气神也一度成为观众们收藏该片的重要原因。

虽然片末的“鼓励咖啡”发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但逆袭之旅已近圆满。这位“元气满满”的老师,有没有让你想起,曾让你“满血复活”的那位点灯人?

2.《爆裂鼓手》(2014)

说起这部片子,不得不提到其导演达米安·查泽勒今年的一部新作——斩获奥斯卡6项大奖的《爱乐之城》。

《爆裂鼓手》同样是一部音乐剧情片,由迈尔斯·特勒、J·K·西蒙斯主演。没错,J·K·西蒙斯在《爱乐之城》里,饰演就是让Seb(瑞恩·高斯林 饰)弹指定曲目的餐厅老板。《爆裂鼓手》中,他完美诠释了一名近乎“变态”的魔鬼音乐教练。

这位教练残酷至极,他不会在你即将陷入危急情形时救你,反而极有可能将你再向深渊里推一把。他偶尔也有温柔的一面,但那也是一时的舒缓,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有评论对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极不认同,认为这种逼迫他人达到潜力顶点的举动,是一种不合理的传授方式。在小编看来,此老师虽然“变态”而极端,却一定有适合他教学方法的“抖M属性”的学生,可能从小学过音乐的同学会有类似的经历,那便是经历“疯魔成活”的过程,才有熬到出头之日的可能。

这并不意味着我鼓励所有学生都像男主安德鲁一样,出了车祸也要置性命于不顾赶到演奏现场。不过,现实的竞争确实是残酷的,真实生活中存在着由于细节偏差,而使无数机会擦肩而过的情况。

不同于《垫底辣妹》的积极向上,《爆裂鼓手》是一股暗黑系的绝望力量,一种到达极限后还要再寻上限的执念。

不论是《爆裂鼓手》还是《爱乐之城》,达米安·查泽勒对镜头的掌控力道,对于影片氛围的把握都是值得称赞的。

3.《熔炉》(2011)

这便是我们在文首提到的土耳其女教师的影像版案例。这部改编自孔枝泳小说的电影,以2000年至2004年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残疾人学校中的性暴力事件为蓝本,由黄东赫执导,孔刘、郑裕美等主演。

2011年,《熔炉》在韩国上映时,曾因其反映的社会问题而广受重视。片中孔刘饰演的男老师姜仁浩,在入学后发现了聋哑学校的校长常年性侵学生的黑暗现实,并搜集证据,力图保护学生。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扒皮性质的揭发,因为牵涉了过多的权力与金钱背后的肮脏交易,姜仁浩屡屡受挫,但他并未放弃过揭露黑暗。

该片上映后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不少观众都称对变态校长望向厕所的那张面孔“留下了心理阴影”,而当人们对此类事件纷纷避之不及时,像姜仁浩这样迎难而上的教师,此刻的职责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有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以及对社会的奉献与燃烧。

正如片中台词所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4.《超脱》(2011)

这部影片由托尼·凯耶执导,艾德里安·布洛迪、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萨米·盖尔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位不时更换教区的代课老师亨利·巴赫(艾德里安·布洛迪 饰),来到一所学风散漫、学生无视纪律的学校任职的故事。尽管片中的青少年多为叛逆、时常寻衅滋事的“问题少年”,亨利·巴赫也用他的耐心与特有的教导方式,尽力给予他们免于误入歧途的谆谆引导。

作为一名短期代课老师,亨利·巴赫完全可以按照他所说的“视而不见,只负责学生的安全”,但他深谙肩上重责。于是,在压抑、阴郁的基调里,在不断对母亲自杀回忆的重现下,他用自己的方式“救赎”着处在人生分岔路口的学生们。

从加缪到爱伦·坡,影片风格如其片名“detachment”,充满了诗意镜头与诗化台词,在相信谎言与真相并存的双重思考里,在自我救赎与自我毁灭的踌躇不安中,领悟到“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

5.《课堂风云》(2008)

纪录片性质的剧情片,由劳伦·冈泰执导,弗朗索瓦·贝高多主演,讲述了在巴黎的一所普通高中,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叛逆、自我,时常藐视规则,为难老师。

即便学生们挑战老师的忍耐极限,老师们却不放弃对每个学生的教育。由弗朗索瓦·贝高多饰演的弗朗索瓦·马林,在一次课堂的失言,使他陷入到争议中。而当堂与他发生口舌的学生,也因态度问题及伤害同学,面临着被开除的境遇。

影片的场景有限,多为呈现学生在校内的状态,却并不使人感到乏味。较多运用手持抖动长镜头,节奏流畅。在许多具有讨论空间的话题上,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向观众抛出问题,整部影片兼具现实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6.《虐童疑云》(2008)

影片改编自百老汇话剧《怀疑》,由约翰·帕特里克·斯坦利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菲利普·塞默·霍夫曼、艾米·亚当斯等主演。

虽说是“虐童疑云”,影片的重点却在“疑”不在“虐”。影片讲述了在圣尼古拉斯天主学校里,校长阿洛伊丝修女发现新来的弗林神父格外关注黑人学生唐纳德,怀疑神父娈童。人性的复杂与道德分界线的模糊,成了影片视角里摇摆不定的天平。

阿洛伊丝修女常年的刻板、严格,使她不被学生们所喜爱,当她的严谨规矩遇见了弗林神父待人接物的轻松自然,二者的受欢迎程度对比鲜明。但是,从对待学生的视角来讲,事实真就如同肉眼所见一般吗?

作为校长,阿洛伊丝修女有自己的种种看似合理、实则自我的规矩,比如不能用圆珠笔写字,比如她凭感觉认定事情后“顺藤摸瓜”地找到证据继而指控,诸如此类行为,虽让人产生一股“权威的窒息感”,但她也关心修女,关注学生受侵害的可能性。

也许她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动用了某种手段使衣冠禽兽的神父显露原型,但她的敏感、细心以及勇气,初衷以及最终归属都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

比起她的严苛,诙谐幽默的弗林神父确实更易受学生欢迎。但透过影片里对唐纳德母亲的表现,以及柜子里的内衣等种种暗示,这位笑意盈盈的神父反而是性侵学生的“笑面虎”,打着关怀与慰藉的名号,行禽兽泄欲之事。

影片末尾,神父升职,阿洛伊丝修女在年轻修女面前痛哭,小编除了感慨梅姨的神演技,还为片中这位校长感到心疼。

黑暗里,老师为了保护学生不放弃每一丝微弱火光,都不断刷新着且教书、且育人的责任感。

7.《放牛班的春天》(2004)

这部法国音乐片,由克里斯托弗·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

这部由回忆视角切入的影片,温情治愈效果绝佳。在对付一群调皮捣蛋、叛逆乖张的学生时,使用压制性的手段反而可能使情形愈加严重。

在这所男子寄宿学校,克莱蒙特·马修老师(杰拉尔·朱诺 饰)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听见学生跑调又讽刺的传唱歌曲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大发雷霆,反而是纠正学生的音调。他用音乐使学生们对其敞开心扉,诱导并开发他们的天赋与才能。有这样一位启蒙老师,何尝不是一件幸运又难得的事?

8.《和你在一起》(2002)

这部充满温情的影片,由陈凯歌执导,刘佩琦、唐韵、王志文、陈红等主演,讲述了拉琴少年在逐梦路上前行、选择、徘徊,最终勇敢遵从内心的故事。

片中,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理念,个性十足的江老师(王志文 饰)与声名望众的余教授(陈凯歌 饰)可谓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音乐老师。

刘成(刘佩琦 饰)为了让儿子刘小春(唐韵 饰)更有出息,一心将刘小春拜托给余教授。但其实,演奏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情感。

《和你在一起》,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音乐的抒情效果才能自然流露。

9.《一个都不能少》(1999)

1999年的老片子。该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是一部带有纪录片性质的剧情片。导演张艺谋选取了非专业演员本色出演,保留原名,呈现出1990年代农村的贫困和教育问题。

作为一位年轻,甚至是年幼的代课老师,魏敏芝有让人难以理解的“犟”的一面,但也正因她的坚持不懈,使问题曝光于媒体镜头前,并得到缓和与解决。

孩子气的倔强与所谓的“轴”的背后,是她对“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的信守,认真负责的品质,是成为一名“小老师”最起码的素质。

10.《死亡诗社》(1989)

本片由彼得·威尔执导,罗宾·威廉姆斯、伊桑·霍克等主演。

故事讲述了在威尔顿预科学院,一位名叫基廷的老师,身体力行着更自由、更有利于学生们发挥自我价值与开拓自我空间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这套教学体系因与学院整体的传统、守旧风格截然不同而不被校方看好。然而,学生们却因他的全新理念得到了启发,从而敢于做自己热爱的事。

尽管结尾回归了现实主义,但却是以基廷老师的“浪漫主义”方式落幕。学生们站在桌子上,向眼前尊重的“captain(船长)”道别。

“古之学者必有师”,况且“术业有专攻”,生活处处有老师。然而,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为一双双求知的双眼倾尽心血,他们还为眼前,一个个生命的健康成长操劳许多。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上述影片里,哪一部让你想起了曾为你指路、照亮你人生的那个点灯人?

(来源:影艺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