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检察院官微近日发布的《保险公司遭遇集中“退保”危机 背后却有一群人赚得盆满钵满》一文,揭开了“退保黑产”这一困扰保险行业多年的顽疾。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会长、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章华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退保黑产”的实质是损害消费者权益,应予以严厉打击。如保单销售过程中涉及欺诈,同业公会和涉事机构都支持消费者合法维权。
“退保黑产”是什么?
据介绍,“退保黑产”是指恶意投诉代理全额退保黑色产业链,几经异化、多次演变后,其运作模式呈现手法专业化、渠道扩张化、组织集团化、目的利益化等特征,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代理退保”是“退保黑产”中的一种主要操作模式。“代理退保”模仿直销模式广泛发展下线代理,通过广撒网,怂恿客户退保并承诺“全额退款”,期间非法收集客户个人信息,引导客户套路代理人,在退保后为客户转介绍另一保险以获取佣金。
近日上海特大团伙性骗取保险公司佣金系列案的曝光,令整个保险行业为之震惊,“退保黑产”再经异化,已发展至混入保险机构内部以恶意骗取佣金。
据财联社记者获取的一份业内通报文件显示,2020年3月,某保险经纪公司在处理投诉事件时,发现一团伙疑似为骗取高额佣金,由部分成员进入汇中经纪成为保险中介从业人员,部分成员假扮客户向成为从业人员的同伙购买保险,待佣金到手后,再以销售时存在瑕疵为由进行投诉,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2020年4月,警方就上述案件予以立案。2020年6月,警方对部分犯罪嫌疑人正式批捕。2020年11月,警方对该机构个别在职员工及已离职员工采取强制措施。在对2名离职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时,发现该二人已分别入职其他两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并签署劳动合同。
上海银保监局在上述通报文件中指出,该案件暴露出相关机构存在人员管理混乱、风险防控缺失、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要求保险公司应切实落实人员管理主体责任、积极强化合规管理工作、严格防范案件风险传导;同时,要求保险公司积极加强对合作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退保黑产”存隐患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包括银保监会在内,各地监管机构对“代理退保”的相关风险提示超50次。如何防范“代理退保”风险,打击黑色产业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行业、机构高度关注的议题。
2020年4月,银保监会消保局官网发文指出,“代理退保”行为隐藏至少以下三种风险:一是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二是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退保前要求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以赚取佣金;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
三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
一位保险公司理赔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退保本身是合理合法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消费者选择退保,是因为保单销售过程中存在销售误导而购买了不合适的保单,甚至涉嫌销售欺诈;对此,消费者可以选择合规渠道进行退保。
3月11日,在“维护公平市场环境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新闻通气会上,章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如保单销售过程中涉及欺诈,无论是同业公会还是涉事机构,绝对支持消费者合法维权。但诸如退保黑产此类,实质是损害消费者权益,要严厉打击。
多管齐下以维权
为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打造良好保险生态环境, 保险同业公会、上海消保委等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打击,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章华表示,在上海银保监局支持下,公会将积极配合推进上海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落地,从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多方面进一步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
“去年经侦总队与同业公会、银保信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全面推进信息数据共享,确立了线索处理分析及预警通报渠道,提升了双方在打击保险欺诈工作中的协同作战能力。”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一支队大队长杨展介绍,今年警保协作工作还将进一步加强。
据上海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消费者的保险意识和保险专业知识显著提升,保险消费正逐渐回归其本应有的保障属性和消费属性。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越来越理性,早期受理的退保相关投诉要占到30%左右,而最近一两年已不足一成。
未来,上海市消保委将倾力化解保险消费争议,对行业内夸大宣传、诱导购买保险或者向不适格的消费者推销不合适的产品等行为加大披露、曝光等社会监督力度;持续深化与银保监部门、保险同业公会的协作,长期加强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理性的保险消费观念。
通过录音录像获得视听资料等法定证据固化销售过程的关键环节,有助于迅速查明事实。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王忠伟指出,保险公司实行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即保单“双录”,也是避免销售误导、切实维护客户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