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6月15日電
題:陜西涇陽:“竹馬”故里的堅守與無奈
新華社記者鄭昕
李樹峰
每到文化遺產日,陜西省涇陽縣民間藝人高文院就要頭疼:縣上文體局催著他帶隊展演棗坪竹馬,但正值農忙時節,鄉親們都在地裏收麥子,表演竹馬的孩子在準備考試。“每次到了大場面就抽不出人。”他說。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這是唐朝詩人李白《長干行》其中的一首。在一般人眼中,竹馬是充滿稚氣的嬉戲項目,而作為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涇陽棗坪竹馬,卻有秦人的尚武精神蘊含其中。
涇陽棗坪竹馬發源於陜西省涇陽縣太平鎮,據記載曾是陸上絲綢之路要津、臨涇渡的所在地,在數百年前就成為人員聚集、交往頻繁的西部重鎮。每到廟會、正月十五等日子,棗坪村幾乎全員出動,指揮著孩子們一村挨著一村地表演竹馬。
竹馬使用的道具就堪稱一門藝術,通常要一個月的手工製作才能完成。據高文院講,馬的骨架由竹篾扎成,馬頭和馬身則是手藝人在特定的模具上,用漿糊在一層層紙張上塗抹,待紙足夠堅硬之後,再黏上一層布料,之後從模具上摘下來。
長約1米的竹馬背上有空隙,一般只有十二三歲的兒童可以套在身上使用。竹馬表演時,12名兒童組成的方陣,會圍繞兩盞2米多高的宮燈旋轉、迴環、舒展,同時在周圍還有舞龍、舞獅表演以及鑼鼓陣,最大規模時會有超過百人同時演出,聲勢浩大。
據高文院說:“騎上竹馬擺陣、變陣、破陣,在古時候就是訓練兒童熟悉兵法的一種手段。可以說是保家衛國‘從娃娃抓起’的典範。”他說。
對傳統的堅持,使竹馬這項從操練轉為娛樂的民間技藝延續至今。但也正因為保守,竹馬藝術如今遭遇了發展的“瓶頸”。
在劇目方面,竹馬協會業多年沒有創新,至今所能演出的內容,還與三四十年前無異,且大都是《回荊州》《楊門女將》等中國民間故事。“除了在服裝道具上有更新,內容上每代人的表演動作都是父輩手上學來的。”高文院說,沒有新意,現在連當地人都不喜歡看竹馬。
而人才的培養更是一大困境。“我小時候聽說可以練竹馬都爭著上場,現在想叫村子裏的娃娃學,都要買糖哄著他們。”高文院說。
棗坪村人口目前只有1200多人,村裏的年輕人不少都帶著孩子在外打工,能參與竹馬表演的人越來越少。同時,製作竹馬的手藝人也在銳減。村上做竹馬水準最高的高生希今年已經75歲,如今已很少親自製作。
高文院也已經64歲,指揮一場表演下來便已氣喘吁吁。據他介紹,現在一年大大小小的竹馬表演也只有十幾場,演出機會少加上演出收入低,年輕人裏很少有人願意繼承他去保護、弘揚這一文化遺產。
“雖然我們把以前複雜的陣勢做了刪改,但表演內容還是在不斷流失。”高文院說,“竹馬傳了這麼多年到我這一代,如果再有更大的損失,我都不能原諒自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