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現場直擊:“還沒站穩,大樹和巨石就砸過來了”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駐科倫坡記者楊梅菊黃海敏】“很難相信我們眼前曾住著那麼多人家,站在斯裏蘭卡中部山體滑坡搜救現場外,對著面前一片茫茫黃土,從科倫坡趕來報道的資深攝影記者伊薩拉說道。

29日上午,斯里蘭卡中部巴杜拉地區米里亞貝達村發生嚴重山體滑坡,250戶房屋和多數居民被泥石流吞沒。斯災難管理中心最初公佈的數字稱,至少有18日死亡,約200人失蹤。30日在繼續10個小時後,由700多名安全部隊參與的搜救工作因降雨再度被叫停,截至發稿前,搜救隊伍除新發現部分屍首殘片外,仍有192人失蹤,恐難有生還可能。

亞太日報報記者在事發當天趕到現場,對整個事件進行了全面報導。記者在現場看到,滑坡現場非常慘烈。從眼前廢墟的面積可以看出,米里亞貝達村曾經的規模,只是所有的房屋、樹木和人群,都已被厚達9米多深的山體掩埋,災難發生時是早上7:30,多在附近茶園工作的村民尚未離家,因此造成失蹤者眾。

斯災難管理中心發言人薩拉特告訴記者,自山體滑坡爆發後,因當地條件極其艱苦,搜救工作進展緩慢。記者在現場也看到,儘管政府派遣了700多名軍人和數台重型機械來到現場,但由於掩埋山體較深,阻隔物多且雜,導致入口狹窄,無法實現多台挖掘機同時作業。因為山體滑坡速度大大超出了人們的奔跑速度,所以據推測死者多集中在廢墟中後部,所有難以迅速發現大量失蹤者。

薩拉特還說,由於整個米里亞貝達村被深埋地下9米多,被掩埋者幾乎沒有生還可能性,所以政府決定動用重型機械進行搜救,因此當天發現的僅是屍首殘片,這也給死亡人數統計工作帶來困難。

由於上山路窄且有滑坡危險,警方在盤山路往米莉亞拜達村的岔道口便封鎖了車輛,軍人、員警和媒體皆需要步行5公里往返搜救現場。但沿途卻始終有大批匆匆趕來的當地居民,他們圍聚在搜救現場數百米外遲遲不肯離去,以確認自己的親朋好友是否能夠被找到。

“我母親住在這裡,她今年60歲了,滑坡發生後我就和她失去了聯繫。塞爾瓦馬妮哭著告訴記者。她帶著丈夫和孩子走了十幾裡山路來到搜救現場,看到曾經的村莊被化為廢墟,她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母親和被掩埋的200人幾乎沒有生還可能。

同樣的情緒彌漫在村子附近的兩處災民安置點中,在人滿為患的安置點之一,記者看到倖存的大多數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由於受到驚嚇且流離失所,人們的眼中寫滿焦慮和悲傷,焦急地等待著好消息能從搜救現場傳來。

安置點人聲嘈雜,老人帕拉莫斯瓦莉的哭聲格外震動人心,她的七口之家在這場災難中喪生四人。“我喊叫著催促他們趕快跑,並沖回屋裡把我孫子拉出來,還沒站穩,大樹和巨石就砸過來了。

說到這裡,老人泣不成聲,或許,她的淚水裡還帶著些愧疚:“我跑得太快,沒能抓住孫子的手,他被沖走了。她逃生的時候什麼都沒帶,就只緊緊抓住了孫子的手,如今,除了身上那件紅色紗麗,這個老人一無所有。

帕拉莫斯瓦莉坐在災民安置點的角落裡,這所名叫馬哈·維拉達姆的學校,此刻裝滿的全是心力交瘁的災民們,來自146個家庭的518人被安置在這裡。

一旁坐著的是快60歲的薩羅嘉,她一次次撥通手裡的手機,但每次聽到的都只是忙音。29日早上山體滑坡發生前,她也是這樣撥通了家裡的電話,“我在幾公里外的茶廠上班,本想問問是否一切都好,可是下一秒鐘,就聽到災難發生了。現在,她失去了生病的丈夫、女兒和女婿。

和薩羅嘉一起倖免於難的,除了同樣在茶廠工作的居民,還有一早離家上學的75名兒童。目前,這些孩子被分兩批安置在不同的地方,“他們普遍受到驚嚇,有的甚至需要心理干預。災難管理中心協調官員烏達亞·庫瑪拉告訴記者。

庫馬拉介紹,災難管理中心發出二次預警後,附近許多居民目前也紛紛湧往安置點,他們要求居所、食物、衣服等基本生活用品,但同時也要求政府能幫助他們搬遷到更安全的區域,“這可能會推動政府啟動將耗時數年的大規模搬遷計畫。

30日當天,斯總統馬欣達·拉賈派克薩乘坐直升機高空視察了搜救現場,並趕往其中一處災民安置點進行慰問後離開。當晚的內閣會議上,拉賈派克薩主持討論了對災區的一系列救助措施。

在獲悉斯里蘭卡發生嚴重滑坡消息後,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斯里蘭卡代表30日上午在總統府向斯里蘭卡經濟發展部部長巴西爾轉交了500萬盧比救災善款。另外許多中資企業包括部分民營企業也紛紛捐款。目前,斯里蘭卡第一份華文報紙《錫蘭華文報》與斯里蘭卡中國商會及斯華僑華人聯合會共同組織為斯受災地區民眾募捐,以説明災民重建家園。除此之外,印度、美國和聯合國已表示對斯里蘭卡提供援助。

下午四時許,記者驅車離開米里亞貝達村,村口掛起白色的靈幡,以表達對遇難者的哀悼。負責系旗子的老人告訴記者,他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在做這件事,這次災難中,他的幾名親戚也在失蹤人員之列,“這意味著徹底宣告了他們的死亡,老人看著手裡的靈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