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爾特的“特朗普”扮相還能撐多久?

南華早報

text

【亞太日報訊】當了22年達沃市長、被外界稱為“遠東特朗普”的杜特爾特已當選菲律賓總統,並獲得長達6年的總統任期。許多評論家將杜特爾特這位“另類政治家”的脫穎而出形容為“政治強人的勝利”。

的確,他在長達22年的達沃市長生涯裡,用“要么我殺了你,要么你殺了我”的“以暴易暴”原則,將曾經的“黑幫之都”變成棉蘭老島這個“菲律賓治安之瘤”上難得的社會安定“綠洲”,他直言不諱反對門閥政治、主張社會公平,赤裸裸嘲諷和挑戰菲律賓門閥政治傳統和腐敗積習的做派,更為他贏得滿堂彩。

一些國外評論家和傳媒對杜特爾特的當選表示困惑不解,如法國天主教背景的《十字架報》就質疑,菲律賓是個天主教人口逾80%的國家,且天主教信徒之狂熱虔誠舉世著稱,何以會有這麼多人支持一個曾在去年親口辱罵教皇的候選人,而法國《解放報》則更加詫異地驚呼“一個曾經發表過對女性極盡侮辱言辭(指'護士風波')的人,居然得到成千上萬婦女選票,簡直匪夷所思”。

然而所謂“匪夷所思”,說到底不過是菲律賓人的感受對自己而言無關痛癢,因而也懶得探查個究竟罷了。

正如菲律賓大學政治學家艾德那.科(Edna Co)等所言,外國人所津津樂道的、紙面上的“菲律賓經濟繁榮”,對大多數菲律賓人而言毫無意義,這個經濟數據連創“奇蹟”、近五年GDP年度增幅都在6%以上的國家,貧富差距之懸殊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去年25%的人口每天生活費僅0.61美元,可謂“赤貧中的赤貧”,而這些為數眾多“最不幸的人”卻要忍受“三明治式擠壓”——即上有門閥壓榨、下有黑幫肆虐之苦,忍受常態化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和隔三差五的強姦、搶劫、綁架、黑幫暴力……就在此次大選投票期間,五花八門的暴力事件又造成多達10人死於非命,這不啻於給選民們又提了個醒。

雖然自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時代結束至今30年來,菲律賓的民選政治一直大體運轉正常,但選民們的選擇其實一直只有兩個——是選擇一個承諾“仁慈一點”的門閥中人,還是選擇一個承諾“和你們一起變革”的草根鬥士。曾幾何時,菲律賓人選擇了後者的代表、演員出身的草根名人現馬尼拉市長埃斯特拉達(Joseph Estrada),但結果卻是慘痛而黯淡的,於是他們改弦更張,轉而重新“暫且”相信“仁慈的門閥”,比如阿基諾三世,但結果同樣是慘痛而黯淡的:阿基諾三世承諾的平等社會、清明政治、良好治安不見踪影,而早在其母親科拉松.阿基諾(Maria Corazon Cojuangco Aquino)當總統時就承諾的“土改”,則更不知尚在何處雲裡霧裡。在這種情況下,菲律賓選民本屆選舉集體倒向“去門閥化”,曾經的“標王”傅和最後的勝出者杜特爾特都非門閥出身,而曾擁有美國綠卡的傅“衝刺掉隊”,則不免受了公眾對“門閥總統”阿基諾三世重新接納美軍進駐之反感的影響(畢竟當年美軍是在其母當總統時送走的)。如果非要說杜特爾特是一個“參孫式的強人”,那麼他的力量實際上來自選民對真正“強人”——政治門閥和經濟門閥的不滿。

也正因為杜特爾特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強人”(在彈丸之地的達沃可以算,但在地域廣袤、島嶼眾多的菲律賓全境,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因此一旦他走入馬拉卡南宮,成為菲律賓共和國最高行政首長,是否還能以“強人”姿態出現? “窺一斑而知全豹”,4月12日,還沒正式入主馬拉卡南宮的杜特爾特通過發言人拉維納(Peter Lavina)表示,自己已多次向羅馬教皇道歉並請求原諒,並將宣誓就職後訪問梵蒂岡“列入優先事項”——很顯然,曾在選戰期間擺出對梵蒂岡“強姿態”的他,在真正直面現實時不得不回歸“弱姿態”,那麼,當他面對更現實的強者和強勢,如國內門閥、恐怖和割據武裝、經濟和社會平等、菲美關係、南海問題……時,又能把“遠東特朗普”的扮相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