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军情观察 | 俄军大力发展战术核力量意欲何为?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胡小刀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近日报道称,俄军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战术核力量建设,战术核武器储备在3300~5700枚之间,SSC-8陆基巡航导弹和SS-N-27“口径”反舰巡航导弹等中近程导弹未来也可能装备核弹头。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及相关术语词典》(2016年更新版),战术核力量是指“位于特定作战区域,能够使用核武器通过陆基、海基和空基等方式打击敌军,以及保护本方设备和资产的核部队。该部队在完全授权下,可支援本方行动,协助指挥官完成战区内的作战任务。”由于美苏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规定美苏(俄)双方均不得部署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核或常规陆基导弹,因此俄罗斯当前的战术核武器主要为射程在500公里以下的核导弹、炸弹和火炮等。

自科索沃战争以来,俄开始重视在常规战争中降低核武器的使用门槛,战术核武器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青睐。美俄在2010年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时,也未对战术核武器的规模进行限制,为俄罗斯发展战术核武器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同年发布的《俄联邦军事学说》指出:“在遭受使用常规武器的敌人入侵以及大片俄罗斯国土面临威胁时,俄罗斯将使用核武器进行报复”。

正如俄罗斯核力量研究学者帕维尔•波德维奇所言,“俄罗斯认为,如果在冲突中使用战术核武器的话,任何人都会避免冲突升级。”俄罗斯当前保留了数量不菲的战术核武器,美国国防部评估称,俄罗斯目前拥有2000~4000颗战术核弹头。美国核武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也预测称,俄罗斯正在服役的战术核弹头数约为2000颗,另有数千颗退役弹头等待销毁。

回首历史,发展战术核力量是俄罗斯对美国冷战时期核战略的“移花接木”。战术核武器原本是美国对付苏联的利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为应对苏联在欧洲的核优势,特别是射程达5000公里的SS-20核弹对西欧的威胁,美国同北约盟友1979年决定,在西德部署108枚射程达1800公里的“潘兴”-2战术核弹。“潘兴”-2导弹从西欧发射后能够在10分钟内打到苏联的指控设施,时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副主席赫伯特•E•迈耶当时略带调侃地说:“10分钟恰好是苏联领导人走下座椅,而非离开住所的时间。”在冷战结束20余年后的今天,美国仍然在5个欧洲北约国家(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土耳其)的6个空军基地内部署了约200颗战术核弹头。

而从当前欧洲的军事态势来说,战术核武器完全能够为常规军力处于下风的俄罗斯提供“非对称优势”。以“伊斯坎德尔”导弹为例,该导弹虽非核武系统,但在许多核武专家看来具备加载核弹头、成为战术核弹的能力。芬兰国防大学的评估报告指出,“‘伊斯坎德尔’当前的射程虽然仅为280公里,但完全有能力延伸至700公里。”未来,如果在地区冲突中使用“伊斯坎德尔”发动有限核打击的话,俄军不仅能够“逆转”在常规军力方面同美国和欧洲北约各国的劣势,在不使冲突扩大的情况下,取得战争的胜利;还能有效威慑欧洲各国,取得战略和战役双重层面的收获。

但是,俄军战术核力量发展当前也存在几大隐患。首先,由于俄战术核力量射程普遍过短,如想威慑敌国,必须部署至边境地区,这样一来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政治口角和军事冲突。俄在临近波兰的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就遭到了美国和欧洲北约各国,特别是波兰的强烈反对,后者更是决心从2013年起独自研发导弹防御系统。

其次,由于射程过短,战术核武器对美国的威慑力为零,对俄罗斯的“远方邻居”来说也是“纸老虎”,西南欧各国就表示“毫无压力”。

最后,由于俄战术核力量多部署在边境地区,且安保措施并不严密,核扩散的危险不容忽视。“伊斯兰国”和车臣武装等极端势力等有可能通过窃取核武器的方式颠覆地区安全局势。


作者简介:胡小刀(邮箱[email protected]),亚太智库研究员,在国内军事刊物上发表军事论文和译文数百篇,主要从事外军动向和反恐领域研究。

“亚太军情观察”作者均为资深军事记者和评论员,专栏紧扣全球军事热点和动态,为读者解析大国国防政策、地缘军事动向、国际军事技术、新型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战略思想等。

(来源:亚太日报)

亚太军情观察 | “萨尔马特”首次弹射试验成功,俄欲突破美导弹防御系统!

亚太军情观察 | 情报民族又在假装无辜,中国人擦亮眼睛

亚太军情观察 | 美海军撞船事故调查被批隐瞒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