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故事:这里的幸福触手可及

中国新闻网

text

王家庄村新面貌。 井娇 摄

中新网太原8月20日电 题: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故事:这里的幸福触手可及

作者 井娇 杨杰英

道路蜿蜒,满目皆山。山坡上,一片片庄稼长势喜人,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坡上、路上,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山西沁县故县镇王家庄村,这个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成为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在过去的几年里,沐浴着扶贫政策,该村强村富民一体化推进,移民新居宽敞明亮,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基础设施建设拔地而起,村民有房住、有事做、有钱赚、有保障、有发展,扶贫政策应享尽享。

王家庄村旧貌。 井娇 摄

王家庄村是一个地处偏僻的深度贫困村,全村69户197人散落在故县镇连绵起伏的褶皱里,整个村子只有一条盘踞在山间的狭窄黄土路与外界相连,客难进人难出。90%的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山腰,全村饮水只靠一枯井,网络更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打电话需要爬上山顶寻找信号,4个自然村只接通了照明电,没有动力电不具备发展生产条件,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玉米种植及打工。

2015年,王家庄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76人,贫困发生率为38.5%。经过历年动态调整,截至2018年11月,贫困人口数为24户73人。

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怎么办?王家庄村支两委“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决定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工程。

该村村民徐秋堂的儿子12年前,开着三轮车去地里收秋,因为道路崎岖狭窄,不慎翻到沟里去世,留下了只有8个月大的孙子。

2018年,徐秋堂夫妇带着79岁的老母亲和9岁的孙子告别了土胚房,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家。住在100平米的大房子里,老徐幸福感满满:有了低保,孙子也办下了孤儿证,每月都有补贴;他和老伴都有慢性病,如今吃药也不用花钱了,就连今年老母亲脑梗住院,也只自费不到1000元。

徐秋堂说,“我如今没有什么操心的了,今年多种了一亩辣椒,长势挺好,仅辣椒今年估计就能多收3500元左右。”

村民温效云的家就像一个小花园,门前花草繁茂,院里瓜果飘香,屋内窗明几净,满院生机。温效云一家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也跟随他们在那里上学。“以前村里的环境不好,孩子们不愿回来。自从我们从磨镰石移民搬迁到主村王家庄后,村里环境一天一个样,房子住的宽敞明亮,家门口就有篮球场和健身器材,今年刚放暑假,两个孩子便闹着要回来。”

2017年以来,王家庄村聚焦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打通制约山村脱贫的“最后一公里”。修建柏油路、村级活动场、卫生室、文化广场,实施河道治理、巷道硬化,新修排水渠、安装路灯,新建通往移民房桥梁,绿化美化环境。2018年接通了自来水,实现人饮全覆盖;实施农网改造升级,生活用电100%保障;4G信号全覆盖,并且实现了村通互联网。特别是篮球架和健身器材的落地,使昔日土坡成为了人气旺地。

温晋忠在王家庄村生活了几十年,聊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他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跟以前相比,村容村貌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连户容户貌也大变样,现在不仅打电话有信号了,连无线网也有了。”

要脱贫,必须上产业。这是王家庄村第一书记魏斌和村支两委一致的想法,更是沁县县委书记卢展明对王家庄村的期盼。

王家庄村被列为市级深度贫困村后,卢展明便调整为该村的定点帮扶领导。如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成了他一直挂念的事。多次走访调研座谈后提出了发展产业才是硬道理的要求。

村民程法贤是王家庄的一名脱贫户。如今他住在故县村温馨舒适的新楼房里,养殖业也搞得红红火火。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他没有想到的。

三年来,王家庄村发展沁州黄谷子种植60亩,晋汾高粱种植5亩,晚秋黄梨5亩,辣椒种植50亩;发展养牛30来头,鸡鸭一千余只;100KW光伏发电和入股潞宝万家福肉鸡养殖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前提下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2018年除转移支付外,集体经济收入达2.6万元。

“我每天能收700多颗鸡蛋和30多颗的鸭蛋,现在行情这么好,销售不成问题,我还帮村里其他人销售土鸡蛋,今后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程法贤信心满满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好政策的加持,更是沁县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