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3月23日电 (韩帅南)23日发布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自2016年启动至今已取得诸多进展,但目前也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近年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叠加带来的巨大冲击,需要相关各国积极应对,深化合作,共度时艰。
蓝皮书显示,全球性疫情的暴发已导致湄公河国家经济出现失速下滑。为尽可能缓解疫情对经济冲击,湄公河各国纷纷出台“救市”政策,这种“救市竞赛”有可能导致一些财务脆弱的湄公河国家陷入债务增长的困境。此外,疫情导致的边境“封锁效应”,可能在短期内阻滞“一带一路”和澜湄合作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对相关各国产业转移的空间、模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蓝皮书同时指出,在疫情冲击下,全球及区域供给链面临重塑。今后国际经济合作或更多考虑地缘、区域性因素,海外投资的企业或将经营重点放在更靠近本土的地方,这将促进地缘经济伙伴关系的上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获得新的动力。
蓝皮书中建议,澜湄国家将公共卫生健康作为优先领域纳入澜湄“3+5+X”合作框架内,逐步建立融平时监控预警机制与危机防控机制于一体的澜湄公共卫生合作机制。同时,深化澜湄国家间的产能与投资合作,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在数字化和信息通信领域,特别是远程医疗、远程教育、5G、大数据领域交流合作。
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蓝皮书”由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编撰,自2010年出版以来,已经成为各方了解掌握大湄公河次区域相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年度发展动向的重要资料,以及解析次区域合作热点和重点问题的权威书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