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境外媒體稱,即將就讀大學的山東18歲女孩徐玉玉,遭電話詐騙損失近萬元人民幣學費後傷心猝死,事件引發一場輿論風暴。大陸警方全力偵查,涉事通信公司指已掌握詐騙號碼登記人信息。有陸媒揭露黑幕指,大陸販售個人資料已形成黑色産業,全國學生資料均可買到、並依資料可貴性有不同價格,主要流向詐騙集團及民辦學校。中國當局從今年4月開始了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
台灣《聯合報》25日報道,由于普遍不具備經濟能力,學生族群並非電信詐騙的重災區。但這並不代表學生就比較安全,事實上,學生個人資訊堪稱最沒有安全保障的一類。幾位販售用戶數據的人士指出,“只要你聽說過的學校,不論大學、中學、小學,(它們的數據)都有。”其中一名人士展示上海某知名大學數據,包含學生姓名、學號、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聯系方式、專業等詳盡資料。
根據多位人士報價,“沒有賣過”的一手學生數據,每條售價約1至2元(人民幣,下同) ,“大量采購”還有優惠。而二手的數據,基本低于1毛,如果批量購買,1萬條二手數據約300至500元。
在整個數據黑色産業領域,學生數據售價偏低,相比之下,一些從電商平台流出的一手數據,售價在3至5元以上,高峰期售價一度達到20至30元。
有數據安全專家指,個人息料外泄主要有3種途徑,一種是接觸數據的工作人員泄露,一種是黑客入侵竊取,另一種是第三方IT服務商途徑泄露。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25日援引《京華時報》的報道稱,中國當局從今年4月開始了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北京一所培訓學校和教育公司的6名員工因倒賣學生和家長信息200萬條,這6人被控非法向家長群發廣告並在一個網絡平台出售這些信息。北京海澱法院裁定這6人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1年3個月、半年及緩刑1年等有期徒刑。
報道稱,這起判決引起中國網民熱議。他們在社交平台表示,判罰太輕,等于鼓勵犯罪。另一部分聲音則指出,在中國,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情況很普遍。網友“illidan”稱:“一天會接到賣房的,投資理財的和辦班搞培訓的幾個電話,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