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電影總無緣奧斯卡?美媒:老提交錯誤影片

text

【亞太日報訊】美媒稱,在即將於2月28日舉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約旦和哥倫比亞觀眾將熱切期待頒獎結果,因為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約旦影片《希布》和哥倫比亞影片《蛇之擁抱》將與來自丹麥、法國和匈牙利的入圍影片共同角逐這座令人垂涎的奧斯卡獎盃。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近日發文稱,贏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一個小國可以自豪地向全球觀眾展示其文化的為數不多的方式之一。對於那些沒有多少機會在奧運會賽場或諾貝爾獎的競技場上揚名的國家來說,奧斯卡代表了一次在全球聚光燈下享受讚譽的機會。索尼經典電影公司聯合主席湯姆·伯納德說:“奧斯卡獎提名對入圍影片所屬的國家至關重要。如果得獎,他們會像贏得世界盃那樣慶祝。”伯納德曾為13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供過支援。

報道稱,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可以點亮一種文化中也許會被人們忽視的特質與美。例如,波蘭影片《修女伊達》中極其樸素的精神之旅和阿根廷影片《謎一樣的雙眼》中精湛的藝術手法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這些國家精神世界的窗戶,這是其他媒介所無法提供的。儘管身陷各種負面的國際關係,但像伊朗這樣為世界奉獻了人道主義經典影片《一次別離》和(未獲獎的提名影片)《天堂的孩子》的國家會很糟糕嗎?

當然,垂涎奧斯卡殊榮的不僅僅是小國。在人口和電影年產量方面都使約旦和哥倫比亞相形見絀的兩個國家——印度和中國——都會為首次捧得“小金人”興奮不已。但這樣的情景今年不會出現,因為這兩個亞洲大國獲得提名的希望再一次落空,只得冷眼旁觀。

鑒於印度和中國的人口合計超過世界人口的1/3,電影年產量合計約為3000部,人們可能以為印度和中國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得獎大戶。

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設立最佳外語片獎60年以來,在300部提名影片中,僅有3部印度影片和2部中國影片。中國影片上一次入圍是在2002年,但影片《英雄》最終不敵德國影片《何處是我家》;印度影片上一次入圍是在2001年,影片《印度往事》最終輸給波黑影片《無主之地》。在此後的13年中,這兩個國家生產了至少2.5萬部影片,但沒有一部被認為值得奧斯卡評委會考慮。

對於這種顆粒無收的情況,可能有幾種解釋。第一,傳統上,奧斯卡評委會更傾向於歐洲影片,在所有提名影片中,歐洲影片的比例超過2/3;而且80%的最佳外語片獎都頒給了歐洲影片。但日本、以色列和墨西哥仍分別獲得12次、10次和8次提名,另外還有一些非歐洲國家影片也獲得過提名。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共計獲得5次提名,其中有一次獲獎,所以奧斯卡評委會偏愛歐洲影片的說法並不是令人信服的解釋。

另一種可能是,印度和中國生產的影片都難以獲得奧斯卡評委會的關注。因為兩國都擁有巨大的、相對封閉的市場,所以製片人更傾向於出品針對本土觀眾而無需迎合國外市場的大眾化影片。儘管如此,兩國偶爾也有能引起普遍共鳴、值得奧斯卡關注的影片。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05年左右,中國相繼推出了《變臉》、《秋菊打官司》和《活著》等傑作。同一時期,印度的優秀影片包括《胭脂淚》、《飛行》和《功夫小蠅》。

筆者認為,印度和中國影片的問題顯而易見:他們總是向奧斯卡評委會提交錯誤的影片。兩國似乎完全不清楚,構成一部值得被提名的影片需要哪些要素。

看一看印度和中國今年的參選影片。印度影片《法庭》是一部古怪、節奏緩慢的劇情片。首次執導電影的該片導演缺乏5部入圍影片所具備的藝術手法和情感經驗。如果印度的參選影片是史詩大片《巴霍巴厘王》等影片,被提名的可能性或許會大一些。

而中國沒有仔細閱讀參選規則。中國最初希望奧斯卡評委會考慮劇情片《狼圖騰》,但卻被告知,因為該片的導演和編劇是法國人,而且大多數劇組工作人員都不是中國人,所以不能代表中國參選。最終他們選擇讓《滾蛋吧!腫瘤君》參選,這是一部相對輕鬆搞笑的浪漫喜劇,但中國早該知道,這樣的影片根本沒有機會。

報道稱,如果印度和中國希望贏得奧斯卡獎,那麼就應該認真對待。兩國負責組織參選的機構亟需學習,怎樣才能進入奧斯卡獎入圍名單?如何恰當地為影片獲得提名並最終獲獎遊說?他們只需給好萊塢打個電話,就會有許多奧斯卡諮詢師和顧問願意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