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明晰。
10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北京新机场相关负责人方面获悉,北京新机场力争今年底实现航站楼封顶封围,2018年12月实现主体工程完工,2019年7月实现全部工程竣工,2019年10月实现试运行。
北京新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自2014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场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直线距天安门约46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约67公里、距廊坊市约26公里。
据北京新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机场远期规划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满足年货邮吞吐量400万吨的运输需求。本期将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量6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主要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米航站楼,同步建设航空公司基地、货运、空管、供油、维修、航空配餐等各类保障设施。
北京新机场项目法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此前曾介绍,首都机场与北京新机场的定位区别在于:首都机场重在“提质”,即疏解非国际枢纽功能,增强国际航线网络覆盖,提升国际运量的比例;完善功能规划,优化临空产业布局等。北京新机场初期重在“上量”,即确保建设工程按期完成、加紧推进新机场运营筹备、推动过渡期航班从首都机场转场到北京新机场、紧密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未来首都机场与北京新机场将在航线网络方面形成适度竞争。
各主要工程进度:航站楼力争今年底封顶封围,多项工程完成率超九成
北京新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目前北京新机场各主要工程建设进度的情况。
其中,飞行区工程自2014年12月26日开工以来,截止2017年9月,土方工程、强夯、冲击碾压等均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以上;跑道、滑行道等道面混凝土浇筑和管线、房建等工程全面推进。
航站区工程自2015年9月26日开工以来,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已于2017年3月16日封顶,航站楼钢网架结构已于2017年6月30日顺利提升合拢;综合交通中心(停车楼及综合服务楼)工程主体结构已于2017年8月30日封顶。目前,航站楼正在进行屋面、玻璃幕墙等安装,力争2017年底实现封顶封围,进入内部精装修、机电设备安装等工作阶段。
市政交通配套工程自2016年10月12日开工以来,截至今年9月,桥梁桩基等工程完成超过95%。与此同时,机电工程、弱电信息工程、轨道工程正在加紧实施。空管、供油、航空公司基地等工程已开工,正按计划建设。综合配套方面,安置房、外围综合交通体系、配套市政设施、生态环境设施等工程陆续实现预期建设目标。
多项创新亮点:从安检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仅需600米,最长时间不到8分钟
上述负责人表示,北京新机场有多项创新亮点,其中有多项便民设计。
在综合交通方面,北京新机场在航站楼下方,实现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南北集中纵贯穿越;同时,轨道交通在航站楼地下二层设站,旅客可通过大容量电梯或扶梯直接进入至航站楼,实现空陆侧交通“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
在航站楼设计方面,北京新机场所采用的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构型,具有指廊短、空侧延展面大的特点。可以实现旅客安检后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仅需约600米,最长时间不到8分钟。
此外,航站楼流程采用双层出发工艺设计,据上述负责人称,这种设计为“全球首次”,能够满足72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的陆侧车道边需求。航站楼结构的抗震安全也有保障,设置了约1200个橡胶隔震支座和弹性滑板支座,能使航站楼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稳定性有效提高。
在跑道构型方面,上述负责人表示,本期建设的4条跑道采用“三纵一横”全向构型,在中国尚属首次。据介绍,这种构型能够减少飞机空中运行时间和地面滑行距离,有利于提高空地一体运行效率,并减少对周边区域的噪声影响。
对于未来围绕北京新机场的周边区域建设,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新机场周边规划了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未来将形成以新机场为核心、以航空服务为基础,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产业为引领的国家对外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同时,新机场还将为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和建设扩大开放新高地等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