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論香港經濟15年

APD NEWS

text

回歸15年間,香港經濟總量擴大了逾60%。 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回歸15年裏,香港經濟經歷過風風雨雨,遭遇過明障暗礁,但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經過特區政府和700萬港人的努力,香港總能化險為夷,風雨過後見彩虹。

15年間,香港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經濟總體保持繁榮穩定、持續增長。香港經濟總量在1997年至2011年間實質擴大了逾60%,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從1997年2.7萬美元增至3.4萬美元。

新華社記者日前採訪了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王春新和香港浸會大學經濟學家麥萃才,解讀15年來有關香港經濟發展的10個關鍵詞,以此回顧這15年香港的進步之路。

金融危機

王春新:15年來全球金融危機不斷,香港雖難免受到衝擊,但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期間金融業創造的增加值勁升逾1.5倍,不少金融市場規模更位居全球前列;香港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環球金融中心第三位。

麥萃才:作為世界金融中心,香港15年裏遭遇過兩次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由於香港採用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港元跟美元轉強,導致香港樓價大跌,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變成通貨緊縮,市民生活困難。但隨後“個人遊和CEPA的實施,香港經濟開始復蘇。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是由“雷曼事件引發,對香港金融市場也有直接的影響。

房價

王春新:過去15年,香港房價從1997年的高位持續六年下跌,至2003年跌幅超過六成,導致眾多家庭遭遇“負資產,其後又一路回升,近期又連創歷史新高,風險不斷加大。房子問題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民生問題,關係到長遠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如何解決將考驗新一屆特區政府的智慧。

麥萃才:香港的房價在回歸前達到一個高點,但之後樓價大幅滑落,導致大量香港家庭成為“負資產,從而形成一個消費萎縮的負面經濟效應。2003年以來香港經濟回升,樓價總體快速上漲,導致房價過高,並成為民生話題。

個人遊

王春新:2003年香港經濟遭遇“非典疫情陷入低谷,中央果斷出手相助,推出“個人遊,為香港市場注入“源頭活水。去年“個人遊旅客高達1834萬人次,是香港旅客增長的主要動力;內地過夜旅客總消費高達1117億港元,有力推動了香港旅遊和零售等行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

麥萃才:2003年起,“個人遊出臺。當初推出此項措施的原因是為了“挺港,使得香港能夠儘快走出亞洲金融危機及“非典的陰影。之後“個人遊逐漸成為香港旅遊業的重要支柱,在一些傳統的旅遊區如廣東道、銅鑼灣等,旅遊業興旺。2011年,在4000多萬訪港旅客中,內地遊客佔一半以上。

人民幣

王春新:2004年2月,香港銀行正式開辦四項人民幣業務,標誌著香港金融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正式啟動。8年多來,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包括人民幣存貸款、兌換、匯款、貿易結算、債券、IPO等業務在內較為完整的市場體系。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立對未來香港發展世界級金融中心具有決定性意義。

麥萃才:香港法定貨幣是港元,但200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內地遊客在港使用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卻未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體系之一。人民幣國際化成為國家重要的金融任務,根據國家規劃,香港會作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很多人民幣業務可以在香港得以發展,現在香港人民幣存量達6000億元以上,人民幣在香港的應用將越來越重要及普遍。

CEPA

王春新:CEPA全稱是《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不但為國家通過制度安排擴大對外經貿合作積累了經驗,更為香港經濟注入了強心劑。CEPA對香港大部份具優勢的現代服務業敞開了大門,為香港服務企業提供了廣闊舞臺,未來如能進一步消除技術性問題,必將對香港經濟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

麥萃才:CEPA是2003年後中央為了“挺港而作出的一個決策。其進行方式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內地可以借助香港在對外貿易方面及金融領域方面的經驗發展經濟,另一方面是香港的企業得到更多的機會拓展內地市場,增強盈利機會。這項措施通過不同項目實施,包括香港的優勢行業金融業。CEPA的落實有利於兩地雙向交流,也使得香港在回歸之後更容易融入內地的大家庭。

融合

王春新:15年來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從廣東等沿海地區到擴大內陸、從市場自發行為到政府推動,不斷的向從深推動,並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去年出臺的國家“十二五規劃,更首次把香港獨立成章,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尤其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這有助於香港經濟的進一步騰飛和繁榮發展。

麥萃才: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城市,回歸之後,兩地的合作越來越頻繁。香港與深圳正努力將“前海打造成香港的“後花園;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也將陸港合作作為重要議題。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是互惠互利的,作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港擁有金融人才、經驗及對外貿易的優勢,所以可以利用這些優勢,作為內地的金融試驗基地,或對內地作為金融業發展的參考。

IPO(首次公開募股)

王春新:15年來,大量國企和民企赴港上市,籌集資金逾2000億美元;加上一些國際知名企業來港掛牌,推動了香港資本市場迅猛發展,國際化程度和國際地位得到不斷提升。近幾年香港IPO金額均居於全球首位,其中主要是內地企業的貢獻。未來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麥萃才:15年來,內地企業很多選擇來香港上市。在過去的3年,香港都以IPO集資額最高而稱冠全球。隨著內地企業越來越國際化,其資金來源需要分散,而香港股市能夠提供充足的非人民幣資金,供內地企業海外應用。

走出去

王春新: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內地涌現出一批有實力、渴望走出去拓展國外市場的企業;近期這些企業不斷加快向外發展步伐,但由於缺少海外投資經驗、人才和專業服務,走出去風險也很大,香港正好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支持。近年來內地企業不斷利用香港走出去,使內地對香港投資佔全部對外直接投資的六成,說明未來香港這個平臺可以發揮更要角色。

麥萃才:香港為內地企業提供一個走出去的平臺。很多內地企業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比其在內地高。而香港股市參與投資買賣的包括國際上的企業、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等。這些企業在香港集資有兩大好處:一可以有充足的外匯供應,以作為海外的投資營運之用。二可以提高企業在國際投資者中的認識,外國投資者熟悉香港市場的管治模式,因而更容易認識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

內銷

王春新:內地逐步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香港企業也把目光投向內地,紛紛學習內銷“攻略,建立內銷渠道。“十二五規劃把擴大內需作為結構調整的主旋律,預計未來20年中國消費市場將擴大六倍,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香港可從推動港企優勢產品擴大內銷、拓展進口分銷業務以及推動內地完善消費者保障等方面入手協助內地擴大內需,並搶佔內地這一最具潛力的市場。

麥萃才:香港原本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但是在金融危機之後,歐美市場的需求下降,使香港的出口減少。另一方面,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後,內地的出口產品競爭力下降,而香港企業在內地營運能力也因此下降。在這種外圍環境轉差而中國經濟環境日益強盛的情況下,許多企業開始將目光放在內地市場,將產品由外銷轉為內銷。

雷曼債券

王春新:美國雷曼兄弟於2008年9月破產,導致香港購買雷曼迷你債券的投資者遭受損失。雷曼在港銷售的相關零售結構性產品逾156億港元,涉及到3萬多名本地投資者。由於特區政府、監管機機、零售銀行和投資者密切配合,展開深入調查、檢討和賠償,有效阻止了事件擴散和危機蔓延。

麥萃才:由於雷曼“迷你債券當時是新產品,而很多投資者以為自己購買的是普通債券,所以在不清楚風險的情況下進行投資。金融海嘯發生後,其虧損金額超出預期,導致他們以遊行示威等方式錶達不滿。香港證監會及金融管理局也因此對監管體系及法例進行改革,主要是強化金融業的監管力度,並通過協商、仲裁來補償受影響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