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电影节】《第一炉香》:妥协换不来佳作,即便许鞍华也一样

界面新闻

text

本文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算上舞台剧《金锁记》,这其实已经是许鞍华第四次改编张爱玲的作品了。之前她改编过的两部电影分别是周润发、缪骞人主演的《倾城之恋》(

1984)、黎明、梅艳芳、吴倩莲版《半生缘》(1997)。

事实上对于上述两部电影,就连许鞍华本人也对她自己的改编并不满意,她认为电影版《倾城之恋》对张爱玲的原著理解错误,加上自己太年轻对演员的把控不足;《半生缘》则因为原著太庞大而很难抓住主线,而撇去那些辅助主线的副线,作品就失色了,因而难以处理。

那么来到《第一炉香》的时候,按理说上述问题其实应该都不存在了。今年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许鞍华几乎可以说是当下华人女导演第一人了,不论是导演技法还是对演员的调教已然是顶尖水平。而原著《沉香屑

·第一炉香》本身也只是4万字的中篇小说体量,非常适合进行电影改编,为此许鞍华还为此找到了作家王安忆参与剧本改编创作。

《第一炉香》剧照

但先抛开剧本层面的问题不谈,《第一炉香》最大的败笔几乎就像该片在宣布主演时大家预料的那样:马思纯饰演的女主葛薇龙和彭于晏饰演的男主乔琪乔成为最近几年间少有的男女主角双双选角失败的经典案例。我既不是所谓的张爱玲原著粉丝,也从来不觉得改编经典原著必然需要按照原典去进行角色对应。因此之前对于所谓的选角争议并未太过在意,因此当我这样的纯路人看完全片后都觉得选角出现大问题时,不知道等电影正式上映后狂热的小说粉丝会发出怎样的怒吼。

看完电影我才去草草翻了一遍张爱玲的原著小说,不难发现,许鞍华在姑妈梁太太、司徒协等配角方面的选择都毫无问题,显然她并不是不理解张爱玲书中那些人物是何等气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难解释到底她为什么会选择马思纯和彭于晏二人,马思纯就像她复制粘贴的张爱玲读后感那般耿直,很难让人信服这样的人会变成被情爱操纵的傻白甜。至于彭于晏,稍微了回想一下,感觉最近几年导演们似乎都普遍不想让他穿着衣服演戏,进而造成的后果就是穿上衣服他就真的不会演了。

许鞍华其实也为选角而挣扎过,在

2018年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许鞍华透露自己在选角时十分纠结。她希望找一个新人演员,演出葛薇龙初入人世的稚嫩,“可是我不敢,因为她的戏太吃重了,如果找新人在那边折腾一年半载,就吃不消,所以这个只能是想象了”。她表示“尽量找一个近似的就可以了”,以及一定会找内地女演员。

除了选角,另一个能看出甚至是许鞍华自己也承认的妥协便是电影的对白语言选择。根据张爱玲原著小说的背景,人物之间的对话尽管经常话中带刺却又充满着文学性,同时因为葛薇龙与姑妈都来自上海,她们之间的对话多少都应该出现上海话或上海口音,加上因为故事本身发生在香港,姑妈和家里的丫头们不时出现点粤语也不会奇怪。

对于语言的选择不单单只是遵从原著那么简单,于电影来说这其实也一种刻意的引导,相对于花费高额成本搭建起来的布景与精致的服化道,台词的语言选择反而是一种更加简单直接让观众进入电影时空的方法。然而《第一炉香》全片选择普通话对白几乎让杜可风的摄影、田惠美任服装设计以及坂本龙一的配乐成为了无聊的陪衬。

从许鞍华在威尼斯的发言来看,最后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居然是出于市场考虑,因为这部电影最终的票房还需要依仗国内市场的发行。但就连程耳在拍《罗曼蒂克消亡史》都尽量选择了让主演讲上海话以突出民国老上海的质感,很难想象许鞍华竟然会因为市场考量而做出这般巨大的妥协,可能这也是她最近几部作品都不得不依靠国内资本之后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第一炉香》其实也是许鞍华和王安忆第二次合作改编张爱玲的作品,之前两人合作改编过《金锁记》的舞台剧。从最后的成片来看,王安忆显然还是保有自己本身作为创作者的野心,试图扩展张爱玲原著中那些被一笔带过的部分,这也让电影从一百分钟之后就开始走入了与原著不太相同的气质,而又因为前三分之二几乎是照着小说在拍,电影事实上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割裂感。王安忆的确是被知名的学者王德威列在了

“张派”作家的创作谱系之中,但并不代表她真的有能力续写好一个只属于张爱玲的故事。

小说留白的部分最终都被电影完全补足,许鞍华大概是想将那种虚伪的爱完全暴露出来,或者说作为导演抑或是小说的读者她已经提前做出了价值判断,因此她也要将这种判断最终呈现出来。不过就我读过的张爱玲来说,她几乎从不下判断,这也让她小说中的那些人物的命运更加让人叹息。

就电影质感来说,仰赖豪华的创作班底和许鞍华熟练的导演技巧,《第一炉香》确实是本届东京电影节上看过的综合质量最好的华语电影,但放在许鞍华的作品序列里,我甚至觉得这远不如三年前的《明月几时有》。于电影制作而言,适当的妥协是必要的,但好的作品从来不是妥协而是坚持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