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历史:“爱情节”的乞巧文化

text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今天是“中国情人节”——七夕。

七夕节,现在被广泛称作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更多是出于商家宣传的需要。其实要论“中国的情人节”,应该首推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年轻的女孩子们可以借赏灯、游街的风俗习惯,自由走出家门,从而悄悄完成她们向往中与情人的约会、或是期待中与良人的邂逅。因此欧阳修的词形容上元灯节的晚上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所谓的情人节,那必须要有男女见面约会的实质意义。

而七夕节,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七夕节是女孩子们在自家庭院中度过的节日,顶多只能是闺中女子充满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的期许、对幸福的寄托,并不能像牛郎织女一样实际相会情人。因此,七夕节里,对爱的愿望,是女孩儿对梦中人的单相思,是女儿们对织女星的空许诺。

七夕由来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七夕节,首先是乞巧节。

传说中,织女在天上的职责是编织云彩。既然她是天上的纺娘,自然要有超于凡间的纺织技艺,所以她所织出的可不仅仅是凡间锦缎,而是美丽云霞。

后来织女与牛郎的故事,大家想必已知晓。

七夕之夜,织女与牛郎相会,古代的女孩子们便在这个夜晚拜求织女,希望她能把自己作为天庭纺娘的心灵手巧也大方地分落给凡人一些。七夕节,由此开启了“乞巧”的主题。

七夕之夜,女孩子们在自家庭院中通过一些风俗活动来过节:

她们要祭拜织女、向织女诉说心愿;

然后和闺中密友进行对月穿针、水面投针的游戏,看谁先把线穿过针别、谁放置在水面上的绣花针不沉底,谁就获得了最好的运气和巧劲儿;

之后,在夜风吹拂中,她们分别躲到葡萄架下盼望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期待得到姻缘天赐的眷顾;

她们还会捉一只蜘蛛养在小盒子里,在第二天一早打开盒子比较谁的“喜蛛”吐丝织网最多、就预示着谁得巧最多。

所以,七夕节,是属于闺中女儿的节日,是未出嫁的女孩子们,乞求心灵手巧、祈望幸福姻缘的一次大型许愿会;而她们过节的场所,也是在自家院子里完成的。

古代的女子重视乞巧,一是为了社会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的需要,女子乞巧,是女性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二是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质量。男耕女织的劳作画面,在农耕社会中,是一种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象征,只要男女各自勤勤恳恳,就有希望耕耘收获、奔向富足。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幸福。

因此,黄梅戏《天仙配》里演绎的董永和七仙女,最著名唱段就是夫妻二人洋溢着幸福笑容唱道“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节之所以也被唤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是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参与了其中。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对于古代的女子,如果两心情热,那就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如果心境秋凉,那就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但无论如何,这一个“情人节”的本质是:

从牛郎织女的本源苦情算起,就是一个相思相望不相亲的节日,是苦中作乐而已的暂时私会;

从女孩儿的闺中岁月看,又是一个望穿秋水候良人的节日,是没有良人时的一厢情愿。

所以秦观最著名的宋词《鹊桥仙》形容这一个情感节点,也只好半是安慰半是无奈地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今天过七夕节,很少有人再“乞巧”了。各大商家争相退出各种促销活动,情侣们在鲜花,烛光晚餐,互送礼物的浪漫氛围中欢度节日。“全城热恋”的盛况虽然少了古代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但看到有情人们终成眷属,牛郎织女也会欣慰吧。

(来源:亚太日报综合)